所以只有對阿里叫做能拖一天是一天。對企鵝,楚垣夕每周都要評估一遍“悄悄進村打槍不要”的戰術是否還繼續可行。這個評估要么因為某一天企鵝終于對小康的行徑產生正確的認知而結束,要么就將持續到某一天小康突然轉為全域社交為止。
那天叫做“鐵幕撕開の日”。
所以武威突然表態才讓他表情僵硬,但是該說的場面話還得說,不然還怎么拖?
“我覺得是這樣的,武總,這個時候也不適合解釋,那我就說一下自己的心態吧。接受不接受并購呢,我不想撒謊,現在肯定不接受。原因也很簡單,我吃進生鮮前置倉,沒有人看好,你們也不看好,但我有信心把他們變廢為寶,把它們變成200億,甚至更多。
等我把他們變廢為寶之后,才有可能談價錢,那個時候的價錢我才有可能滿意。現在對小康進行估值,只適合融資,不適合整體交易。”
這番表態的意思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估值高低如果只是影響融資時候釋出股份的多寡,楚垣夕可以“吃點虧”,不特別計較。但是如果是用來賣身,那就不得不計較一下了。
然而老樊在旁邊聽著,鼻子都快氣歪了,因為3月份小康才做過融資,融前180億,拿到40億的現金,然后用40億股份釋出換來一串生鮮前置倉創企。就算不考慮前置倉里的水分,滿打滿算也才260億!過了4個月,550億都吃著虧呢?誰給你的勇氣吃虧?這種虧請給我來一份!我也想吃!
但是他并沒有理解到楚垣夕所謂的變廢為寶指的是什么,因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前置倉在本地生活的語境中也沒有完全判死刑。譬如說生鮮電商頭部叮咚買菜,正在帝都大張旗鼓的開拓新的前置倉,完全沒有認慫的跡象,號稱要覆蓋全城。
就連武威也是如此,以為楚垣夕砍掉配送之后要在生鮮領域有什么大動作,才能變廢為寶。
不過她沒有任何動容的表現,也沒有受到這番說辭的影響,依舊平靜的說:“楚總,你說的這些我理解,但是你知道我們現在的難點是什么?是你要是接受并購,我們可以省掉很大一部分工作量,難度很大;也能省下很大一筆開支,費用很高。所以我們希望進行并購。但是,你不要妄想我們會因為判斷你最終會接受并購而把這個工作停掉,這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你的人品,你只要給個準話我們就省事了,但是如果你不做任何承諾,我們的工作就要繼續做。我們既然也想做本地生活社交,就要全力以赴,嘔心瀝血也要做下去!如果你不接受并購,那么你只有九到十個月的時間,以我們的開發能力和組織能力,就算再難,那么再進行一輪組織升級,十個月我已經料敵從寬了,實際不會那么久。”
楚垣夕終于感到了苦澀,從現在起,阿里進入絕對認真的狀態,不惜說出“組織升級”,也就意味著小康進入最危險的時刻,拖延徹底失敗,一天都拖不到了。那就只能盼著阿里自己走錯路,比如剛才給下的料,不知道能發揮多大的效力。
原世界中線上內容上線之后他是靠走鋼絲走過來的,快速打好小康用戶社交層面的結構,然后靠大電影補貼把海量用戶拉進來做轉化,每個步驟都有可能失敗。
比如說最后一步票補吧。大電影與其說是請用戶看電影,用小康便利店的商品抵票錢,不如說是找個借口讓電影觀眾們進小康的門看看,進行一次購物體驗。但是,最后變成了既怕用戶不來,又怕用戶亂來。
為了實現票補,當時還特地開發了一套票務系統,距離電影上線一個月就開始預熱。而且想的很美,在線電影票也是本地生活的重要領域,既然補貼用戶,何不順手一并推一波?不能做成貓眼和淘票票,可以慢慢來嘛。
結果等到電影上線,突然之間網上有人帶節奏,說小康免費請大家看電影,看完電影拿票根可以抵商品。這種好事傳的當然很快了,于是很多三四線城市的觀眾是“聽說”有這么回事就去看了電影的,根本沒下過小康的APP,當然也就更加沒有通過小康票務購票,看完回來拿著一紙票根就去小康門店,要換東西。
對小康來說這是好事嗎?楚垣夕心說我可謝謝你大爺了!這不就要了親命了么?給不給換?不給換當時這事就大條了。給還,現金流撐得住嗎?根據自己票務系統得到的數據跟實際完全不是一碼事,預算根本就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