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為巴人此前一無任何VR方面的建樹,二也沒干過應用商店,所以談起來肯定沒有那些在VR賽道上挺近過幾年的企業好談,甚至還有一些平臺覺得巴人不應該把自己的游戲上架到他們的平臺上嗎?串個什么流呢?
所以談判工作卡住了應用商店的進度。但是,既然箭在弦上,那么串流之類的事情可以先讓讓,楚垣夕相信只要《羅馬之敵》能夠在VR端起量,其它平臺肯定會改變態度。
特別是這款游戲在手機端已經有火起來的征兆的情況下。要知道一款手游有100萬的DAU就足以稱得上成功,就算本身就是DAU型的產品也是如此,更何況是MMORPG,而《羅馬之敵》進入11月的時候就已經達到100萬的DAU。
雖然這是得益于夢工廠電影的預熱宣傳,以及巴人信息賣力的營業,但是已經逼得某些游戲業的友商調整同類產品的檔期了。誰都知道這款游戲大概直到電影上映都不會涼,巴人肯定是持續營業的,這從后續的數據跟蹤也能看出來。
手游大概可以從流量進出上分成兩種,一種是需要不斷買量的,做的是一種名為ROI的營生。這種手游洗用戶洗的很瘋狂,不管用戶流失不流失,反正玩家進來之后花的錢超出買量付出的費用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這是一套真正為了掙錢而存在的方法論,至于什么口碑不口碑的根本談不到。
舉例來說,有個叫《我叫MT2》的手游是2014年的產品,早就涼了好多年了,基本上2016年之后就乏人問津,無論玩法還是美術都是過時好幾個時代的產品,戰斗體驗當年就被人瘋狂詬病。然而,今年上半年,這個游戲重新在抖音買量,運營起變態版,震碎了一地的眼鏡。
還有一類是為了正經做游戲的,做出來的東西是為了讓人玩,而不是為了讓錢玩。這類游戲當然也需要宣傳和買量,但是只要激活之后玩家會源源不斷的流入。這是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的傳遞有的情況會變難,在另一些情況下也會變得簡單,很多時候不是游戲找到玩家,而是玩家找到游戲。
巴人出品的這些游戲基本都屬于后者,能夠塑造行業口碑,然后讓ROI類的游戲有源源不斷的口碑可毀。
因此當這樣的產品出現的時候友商們攔不住,特別是游戲制作人不鉆牛角尖的時候。很多良心型游戲產品之所以會脆敗并不是因為不用心,而是沒有適度的迎合市場,沒有找到平衡,或者說過于追求自我導致的。而成熟的游戲制作人完全可以在良心產品中找到迎合主流用戶特性的打法制作產品,在一眾同類作品里當然容易出挑。
關鍵是巴人運作游戲喜歡全屏攻擊,當年《亂世出山》上線的時候其他不同類型的游戲大都受到沖擊,情景還歷歷在目。
為此楚垣夕還專門發了朋友圈告訴友商們你們大可不必,我們《羅馬之敵》跟你們都不一樣,不需要躲,也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