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巴人提交IPO之后阻力并不大,特別是募集資金的用途在于開拓海外市場,進行文化輸出,非常符合國家大戰略。
然而楚垣夕并不避諱,坦然說道:“對。我不是因為賬上有倆錢兒才這么說,哪怕把所有錢都花出去,巴人集團也不怕。
我想借一個概念來說明,什么叫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并不是銀行存款的利息大于可預見范圍內的日常花銷就叫財務自由。我理解中的財務自由指的是一個人就算沒有錢,但是有能力隨時隨地都能掙到錢。
這就是抗風險的底氣,對個人和企業都一樣。現在巴人集團就屬于隨時隨地都能掙到錢,小康未來也可以,而且更加隨心所欲,更加自由。”
記者頓時激動了,心說這可是你自己提起小康來的!“話說楚總,小康最近的情況到底是怎么個意思啊?為什么關鍵數據突然開始不向外披露了?我們做新聞的都翹首以盼啊。”
這就是為什么事先約定不問《我服了》,因為一問就可能涉及到小康的數據問題,而最近楚垣夕對此諱莫如深。
但是因為預約是在幾天之前,現在情況變了,小康數據終于紙包不住火,楚垣夕也就不介意進行公開了,公開反而還有好處。
“嗯,其實坊間出現的某些傳言還比較靠譜,測算的不錯。”
記者的嘴當即合不攏了,還發出無意義的驚呼,問:“三、三億日活的那個傳聞?”
“唉,誰知道還真有人一家一家去統計小康云的銷量啊……”
…………
這個數據被楚垣夕親口承認之后,各家摩拳擦掌的勁頭更足了,與勁頭相伴的甚至還有恐慌。日活三億那是快手的水平,好像也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但是快手是多長時間達到3億日活的呢?又是用了多久從3000萬到3億?
這么一比就太刺激了,必須遏制住小康!不然,鬼知道他們后面還有什么運營計劃,比如來個翻倍計劃之類的?這誰受得了啊!
但實際上小康正在為自己的用戶群體頭疼。楚垣夕在采訪的前后腳就解除了數據保密,產經們看到龐大的數據心頭狂喜,然后看到非常極端的用戶行為之后心頭巨震,心說楚總瞞數據就瞞了十幾天,怎么都滄海桑田了?
主要是進入的用戶轉活躍是很高,但是這個功能使用比例和構成簡直就是拿小康不當便利店啊!
不當便利店其實也沒關系,但是,那么大的地圖廣告不用?那么多在線商家不去看看?妖異都市不玩就算了,為什么不進入康康呢?你們跟鄰居都沒話說嗎?
最關鍵的是,您攢那么多健康幣干什么呢?以為我們近期會開提現活動嗎?您倒是消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