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答案是大概率比阿里快,因為大狗東2019年中就已經開始落地區塊鏈上云的技術應用,早于“新聞聯播8分鐘”幾個月之久,并不是跟風盲目上馬,而是有著強大的前瞻性。
雖然彼時大狗東的區塊鏈上云和小康的健康幣上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大狗東是在云端區塊鏈服務,用于數字存證和防偽追溯。但是技術積累就是這么一點一滴上來的,因此楚垣夕心目中大狗東一直都有可能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如果他們會開便利店的話。
這一回大狗東說不上是重操舊業,反而更像重打鼓另開張,開始按便利店的規矩來,全部規規矩矩的走直營,而且放棄曾經不切實際的模式按標準化重整供應鏈,因此說是“殺到”小康的面前。
國內便利店賽道上的巨無霸非常之多,兩桶油合計40000多家店,美宜佳、天福等等早早布局,但是都頗為傳統,別看兩桶油便利店有自己的a,距離互聯網便利店的玩法相去甚遠。
而大狗東這一次校準了方向,雖然并沒有全盤抄襲小康的系統和內容,甚至思路也是自己的思路,一點沒有通過游戲發力的意思,但是結構就是標準的互聯網便利店的結構,獨立a的功能全部都是面對互聯網用戶的功能,圍繞于購物但不局限于購物。
可見孫大圣發明出“互聯網便利店”這個詞是多么貼切。
而且狗東上菜的時機非常好,恰好卡在阿里的前邊,顯示出自身對這個版圖也不是沒有雄心壯志。考慮到狗東在國內首屈一指的物流和倉儲能力,絕對是武裝到牙齒的感覺。
相比之下黃團看著張牙舞爪,真正能夠用來砍切小康的其實是黃團閃購,一個主打30分鐘送貨上門的業務,號稱萬物到家的bs電商平臺,也是黃團在電商領域做的第一個嘗試,年成交額不到1000億。
這個領域是小康的短板,新零售下小康主打的是到店消費,而這項業務名為“同城零售”,實際上和到店消費此消彼漲,壯大之后肯定會削弱小康用戶的潛在購買意愿,除非小康不惜損害到店這一核心用戶場景,也開展配送到家。
然而狗東到家看著黃團開展這項業務笑而不語。或許比gv狗東到家不如黃團閃購,這是黃團的流量優勢,但是比起整合供應鏈的實力,比倉儲物流,比品控和履約成本,達達集團在去年風口浪尖上能夠遠赴納斯達克上市就足以說明實力了。在狗東到家的眼中,恐怕仍然只有阿里同城事業群一個勁敵。
這方面其實反而是阿里最有發言權,笑稱黃團是三輪車和騎手共同運營的電商平臺,因為一不控貨二不控倉的模式天貓超市自己就干過,只不過很快吃到苦頭,一部分代銷老老實實轉直營,才改善了供應鏈和運營的效率。
當然,并不是說黃團意識不到需要向后端發力,但是遠不如大狗東有壓迫感。對小康,則是全方位的壓迫感,楚垣夕心目中直接將狗東小店重新列為最高警惕等級,安排人手密切觀察動向,提防大狗東突然再出什么新招,然后直接殺過來打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位大玩家是狗東的死對頭江寧。江寧可謂改名界的一朵奇葩,從電器改名云商又改名易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它是真有錢,能去意大利買下在國朝球迷心中占據很重要地位的國米,那不能是一般的有錢。
這個鈔能力體現在便利店上就是開店速度極為狂野,不是一般的狂野,而是讓小藍杯都瞠乎其后的狂野。至于小康這種以穩扎穩打著稱的更是弟中弟。
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前江寧小店正是因為步子過于激進才扯到蛋,當然,核心問題仍然是方向問題,所以才在大量開店之后大量觀點,給人折戟沉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