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是美劇的根基所在,在其長期的實踐中,圍繞著劇本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開發體系,而這套開發體系正是值得中國影視劇本工作學習與借鑒的。
美國幾大電視臺,每年花在劇本開發上的費用高達9億多美元。為了分攤成本,大制片廠往往將劇本開發作為公司每年的固定開支項目,并將其費用作為線上費用分攤到每一部制作出的電影、電視劇中。
而對于劇本的創作者,根據影視劇的投資額度,可以拿到6%-10%的酬金,如果達到制片方的預期收益,后期還會有5%的利益分成。
孟輕舟在學校了解到這些信息后,才鼓搗出了《饑餓游戲》以及兩部電視劇的劇本,為了恰飯,他也算嘔心瀝血了。
“媽,我去美國就幾天,很快回來的,說不定趕得上春節,你幫我給爸說說,我不是去玩,我是辦正事呢!”
孟輕舟把要去美國干的事,一五一十的給周悅美說了,要是一般家庭,可能就會質疑他為什么不在國內出版之類的,
但他媽媽是文化局的領導,對文化差異造成的書籍可讀性,有相當的了解,只是囑咐輕舟發一份電子檔給她,就答應了他去美國的事。
沒錯!根本不用問他爸爸的意見,母子兩都下意識的忽略了!
幾天后,拿了護照的孟輕舟,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文化苦旅,他是為了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去美國的。
目的地是紐約的美國學術出版社,和AMC電視臺。
在美國呆了7天,《饑餓游戲》順利的簽下了出版合同,《荒原1-2》和《行尸走肉1-3》盡管被壓了價,但孟輕舟還是大甩賣了,
兩部電視劇的劇本賣了80萬美金。算下來一季的劇本費用才10多萬,在美國也就是個二流偏下的水平。(我查了,美劇編劇的酬勞每一季差不多在30-40萬美金之間)
之所以說他被壓價了,是因為AMC說了。他的兩份劇本都需要找“劇本醫生”來進行較大的改動,這要不是孟輕舟缺錢,還真不想賣給AMC了,這可是原汁原味的劇本。
美國的電視劇劇本,經過劇本經紀、劇本分析師和制片人層層篩選的劇本才有望被放上片廠主管的案頭,并最終呈到片廠高層的會議上。
但即便是被列入拍攝計劃的劇本,也可能仍需修改。修改意見可能由投資者、制作團隊或是有話語權的主演提出。
在這種情況下,片廠通常會聘請專業編劇來修改。
這些人通常被稱為“劇本醫生”(Doctor),他們受雇“打扮”或“修整”劇本,例如加入幽默橋段或是添加一些別的“花邊”。
劇本醫生往往在電影即將投拍前才臨危受命,要在很短的時間里發揮救火功能,因此報酬也非常高昂,目前的市場行情達到每星期十萬美元。
大部分時候,劇本醫生是在影片開拍前加入,但在一些特殊案例中,影片拍攝完成后都可能請來劇本醫生補救。
他也不糾結了,錢已經到手,繳稅后還有68萬美金,足夠拍一部電影了,原版的《失戀33天》成本才900萬,這個價格還是5年后的行情。
順帶著,他還在美國成立了一個空殼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了影視投資以及綜藝節目的引進。
回到魔都已經是05年的2月7日,孟輕舟的第一個春節就這么緩緩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