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拍攝結束,電影的拍攝進度就已經完成了80%,劇組很快轉移到了魔都。
周越美早就想去兒子的劇組看看,可惜她的身份不是說走就走的,現在孟輕舟的劇組到了魔都,總算能夠得償所愿。
“輕舟,晚上你回家嗎?媽媽給你做幾個菜。”
“媽,劇組剛到,很多事都還沒安排好,明天晚上我再回來吧,你和爸也可以來劇組啊。”
而近端時間最喧囂的,莫過于媒體、網絡對《無極》的批評和聲討,比之于《英雄》上映后對老謀子的吹毛求疵還要聲勢宏大。
特別是陳楷歌接受新華報的采訪刊登后,更是引來諸多影評人的狂轟濫炸。
“糟爛的電影,乏味的訪談。陳導引經據典的吹了幾個希臘神話來說創作理念,可結果就是沒有神話只有笑話。”
“拋開因為經費問題的特效不說,開場的大場面調度就已經很凌亂了,然后雷人的臺詞,震驚的故事,沒有邏輯的行為,搞笑的國語發音,那個拍出《霸王別姬》的導演走上成魔之路。”
陳楷歌試圖將自己的敘事語境提升到一個超越歷史的高度,但難辭其咎的執行效果則將這種野心徹底扼殺。因此觀眾不覺得電影本身有多少謎團值得探究。
該有電影尷尬的營銷定位:這些貌似國際化的演員其實更適合一個通俗化的劇本,而要達到導演期望的表演水準,國內其實有很多更為適合的演員。
祖風手里拿著新一期的星周刊,封面就是:《無極》怎么了?
“陳楷歌也走偏了,太可惜了!”
孟輕舟聽得就是一愣,啥意思?難道祖風還是個隱藏的文藝青年,想看藝術片?
“風哥,你個人認為《無極》怎么樣,說實話!”
“電影的劇本故事框架沒問題,故事還是蠻簡單有趣的,只不過陳導加入了藝術片的表述形式和人物對白才讓人們罵街,可能是這種形式的電影,觀眾還沒法接受。”
祖風的話算是持平而論,加之《無極》也并不是真的一無是處。
人物性格鮮明,人設全部都能立得住,基本上每一個人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謝霆鋒尤其好評,這種心理變態只為了玩的貨色在漫畫圈子可是被受追捧,作為龍套的劉燁也不錯,演員可以說很棒了。
服侍有特色,不管是盔甲還是長袍,都給人一種極強的美感,鏡頭則是充滿藝術性的拍攝,人物穿著長衫奔跑,擁抱,配合著大的場景,真是美輪美奐,光影搭配仿佛給人一種黑澤明電影的感覺。
要找毛病無非就是吐槽劇本沒勁,故事被一眼看穿,人物對白磕磕巴巴,無病呻吟瞎**矯情,女主沒腦子,主角大傻逼之類的。
陳楷歌經歷過80年代那個理想高漲的年代,他和當時所有的知識青年一樣趕上西方舶來的思想、美學熱潮,囫圇感染過先鋒的藝術趣味。
他立足于中國人的主體性,思考中國人的現代性轉型。他的思考使他獲得了“電影哲人”的稱號。
他曾在訪談中說,“拍一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投射我的內心活動”,他一以貫之地在電影中真誠地剖析自己,將自己的世界觀有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