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由誰回答,都應該說“重點應該放在劇本上。”
科幻片,好萊塢做得最好吧。
以好萊塢為例,因為科幻片更燒錢,所以也就更馬虎不得,也就更需要把故事做扎實。
比如說沖突,尤其是敘事的簡明清晰性;也要考慮劇本所給出的場面,是不是容易拍,需要多少錢。
聽聞孟輕舟的電影投資2000萬,幾人都是嚇了一跳,這在目前的國內影視圈,已經不算小制作了,
不過對于科幻類型的電影來說,大家依然覺得不夠。
說到自己的電影,孟輕舟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讓寧昊來給《月球》做監制,反正他近段時間沒事,就當賺外快也行,而且自己還可以在導演的技巧上,向他討教。
導演這種職業,看似門檻低,但要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拍的電影要有內容,有情懷,有吸引人看下去的魔力,而且尊重觀眾,不把觀眾當傻逼。
比如姜聞,
要么不裝逼,比如賈樟柯。
要么就裝逼裝的驚世駭俗,比如王家未!
還有,他的東西是別人拍不出來的,就算別人硬要模仿也是東施效顰,獨一份。比如李安。
“昊哥,下半年你沒什么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就盼著《石頭》成績好點,攢點錢把房貸給清了,再和小軍琢磨下新劇本。”
“昊哥要不幫兄弟一把,給我做監制,怎么樣?”
寧昊也才是初出茅廬,導演都還沒做利索呢,哪有膽子去給孟輕舟做監制,
真要說在座有能力做監制的,還得是徐錚,他自己就有公司參與電視劇的制作,對劇組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且不缺乏調教演員的能力。
監制:顧名思義監管制片過程,監督導演制片,別瞎拍,別瞎拖時間,可以這么簡單理解,片場大總管,就是啥都管,
很多新手導演很需要靠譜兼職幫襯,幫著擺平各種需要經驗和專業知識的狀況。
很容易和制片人混了,因為他倆指責上有重合的部分,這樣簡單來分吧,制片人比監制官兒大,沒制片人在就聽監制的,有制片人在就聽制片人的。
孟輕舟肯定算是新手導演,盡管他已經拍了兩部電影了,但他對自己的實力,有很清晰的認知,絕對是需要繼續學習的。
“昊哥,你就當是來給我做副導演,行不行,你和錚哥都來唄,大家合作一把!”
徐錚和寧昊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都有猶豫。
還是黃博端著杯子,“想什么呢,輕舟不是說了就當幫忙嗎,你們閑著沒事,去就去唄!”
這兩位能加入劇組,說實話,孟輕舟的底氣都足了很多。
《月球》劇組的籌建,孟輕舟完全交給了袁玉眉,他還得繼續去北電進修,不論是那個行業,越是鉆研,就會覺得自己的淺薄。
小半年的學習下來,孟輕舟徹底抹去了自己以前的念頭,拍電影就是撈快錢的想法。
即使是照搬,沒有個人能力的配合,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