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3000多萬,還是把孟輕舟的父母給嚇住了。
兩人的工資就算不吃不喝,一輩子加起來,還沒有兒子一部電影賺的多,想想都有些汗顏。
“爸、媽,你們要換車嗎?車錢我給你們出!”
孟揚庭有些意動,兒子孝敬父親,天經地義啊,又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輕舟,我和你爸都有職務在身,不能開好車,等咱兩退休,你給媽媽買多好的車我都敢開!”
一家人還在吃早飯的時候,糖糖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輕舟,起床沒,你個小懶蟲!”
“我在吃早飯,你在家等我來接你,就這樣!”
家里兩公婆一臉八卦的準備問點什么,沒料自家兒子,碗筷一放,直接出門了。
“這孩子,我們又不反對他談戀愛,躲什么呀!”
“說不定兒子就是嫌你八卦呢?”
接到唐妍,孟輕舟就問她,“糖糖,車買了就放你那,我家那也沒停車的地方,你選自己喜歡的車就行!”
“那我怎么給我爸媽說?”
捏著糖糖的鼻梁,“你傻啊,不會說是公司給你配的,真是笨死了!”
唐妍挽著輕舟的手,在他耳邊輕聲的說:“我笨笨的不好嗎?”
孟輕舟都快被甜死了,一時沒忍住,在糖糖的臉上親了一下。
“要死啦,這還在我家門口呢,快走快走!”
兩人打車去了奧迪4S店,昨晚孟輕舟給她說了要買車后,糖糖就查了很久,一眼就看中了奧迪TT這一款車。
她又不是真傻,知道輕舟就是想給自己買車,否則他自己那需要在魔都留一輛車。
“輕舟,就買這款好不好,我很喜歡的!”
刷卡,提車,后續的上戶之類的都有4S店搞定,兩人開著車又去了外灘。
在魔都陪了糖糖兩天,雖說沒什么大動作,但是能讓糖糖這么黏糊自己,孟輕舟還是深感驕傲的。
回到燕京后,一頭扎進了《月球》的剪輯,粗剪也只耗費了三天的時間。
孟輕舟和張一凡帶著粗剪完成的片子,趕赴新西蘭的首都,惠靈頓。
這也是孟輕舟第一次和世界知名的特效公司合作,和張一凡在驚嘆于人家技術的同時,也有些想介入特效這一專業領域了。
一部片子涉及到的特效鏡頭通常是幾百到上千不等,一般完成一個幾秒的鏡頭需要2-3個人做2-3個月,如果是大場景特效制作,通常會有一組7-8個人,用4個月以上的時間才完成得了;
在電影院看特效片是挺過癮,制作過程也是相當痛苦,一個鏡頭少則幾十次修改,多則上百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往成片的標準上改。
所謂的特效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設備里比較貴的就是電腦跟動作捕捉設備了,不過這些東西一次購買多次使用,反正使用的越多越合算,
最主要的是這是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而且效果越好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長,根據馬克思經濟學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長這件東西的價值也就高。
而經過專業人士的講解,孟輕舟也知道了,即使是采用攝像機,也能做到一些普通的特效。
按正常的速度,電影膠片在每一秒內能拍攝24張靜止的圖片。改變每一秒內拍攝的畫面數量可以制造出一些基本的特效。
每秒內拍攝的畫面多于24張,就會產生一種慢動作的效果。相反,如果每秒內的畫面少于24張,那么電影中的動作就會加快,這樣就會顯得更加劇烈,刺激。
維塔數碼的技術確實對得起他的收費水準,以《月球》的特效,在國內,孟輕舟估計最多400萬,但是維塔就敢收了他們100萬美金。
不管怎么樣,全球的特效工業雖然在逐漸擴張,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特效越來越成為僅次于劇本的決定性因素,
特效不但占用大量資金,而且將來會占用更多資金。
但相對于其他電影部門,特效行業是「智力密集型」行業,巨大的特效投資平攤在每一個科學家和制作師頭上其實很少。
還好物有所值,為了電影效果,孟輕舟還是愿意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