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夜宴》在當下的國內影視環境下,應該算一部水準之上的作品,而且幾乎看不出這是一部馮劇剛的電影。
竹林里的越人舞、皇后與太子在宮殿里的打戲、青女的癡情、皇后中劍后那一回頭......
特別要提的是整部電影的音樂和服裝場景,真的是只能用華麗來形容。
整部電影完全看不到馮劇剛的影子,嚴肅莊嚴,沒有一絲詼諧在其中。
最大的毛病就是臺詞,不是說多差勁,主要是太讓人出戲了。
“你的聲音有些沙啞,帶著如此怪異的面具,還背著灰不溜秋的劍筒。”
就這個“灰不溜秋”,真是不知道說啥了。。。
編劇想表達什么呢?皇室對大眾俚語的喜愛?婉后對太子的不見外?還是編劇自己對那把劍的客觀描述。
而且大段的獨白一種濃濃的翻譯風,讓這個中國版哈姆雷特更哈姆雷特了!
是復仇的欲望,幫你穿越了死亡之谷,還是你的憂郁,打動了女人,讓她們的柔情,維系了你的生命,或者,百般算計不如一顆單純的心?
如果不是——哥哥,是你的靈魂在瞑瞑之中保佑著你的兒子,讓他用我的血來恢復你的光榮。如果是這樣——哥哥,我把尊嚴還給你!
這要不是看電影,估計很多人會以為是在國外看歌劇呢!
但馮劇剛畢竟是最接地氣的導演,近十多年打下的觀眾基礎,沒有人可以小視他。
《夜宴》全國的首日總票房已達到1200萬。
這一成績具有多重意義。首先,它是馮小剛電影有史以來首日票房的最高紀錄;第二,作為九月份這個相對較“冷”的上映檔期,它創造了周四起片的票房峰值;第三,它已作到了今年迄今為止電影上映的最高首日票房。
最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一直以來國產片首日票房低于進口片的局面。
《夜宴》在港、澳、臺地區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同時上映。
香港的首日票房同樣令人振奮,以62萬港幣拔得當日票房頭籌,甚至超過了同檔期上映的好萊塢輕松喜劇《穿高跟鞋的惡魔》。
這一票房成績是當年《天下無賊》在香港上映首日票房的兩倍,也說明了香港市場和觀眾對影片的認可。
但《夜宴》并沒能讓影評人滿意。
“好片”我們一遍一遍的看,從中攫取藝術的享受,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而“爛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