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要不喝200年的汾酒,孟輕舟還是很爽快的!
“糖糖,幫我去拿兩瓶紅酒,問問老板,有沒有木桐750的!”
天仙不聲不響的坐到了孟輕舟的身旁,悄悄拉了他衣袖,“輕舟,我能喝嗎?”
“你問問你媽媽,她同意,你就能喝,問我有什么用?”
因為有其他人在,一菲不敢表現的太熟,瞪了他一眼,還真的起身去找劉小麗了。
“熏哥,昆哥,劇本都拿到了吧。”
“咱們都是第一次合作,演員到位后,我會組織大家一起探討劇本,有什么疑問,開拍之前溝通好。”
陳昆還有些拘謹,據說這是他在拍《讓子彈飛》之前的常態,言語不多,經常一個人發呆。
“孟導,《畫皮》什么時候能拍?”
“從今年的二月,就已經開始了前期的籌備工作,包括堪景,我估計應該會在4月底完成,最麻煩的是服化道,尤其是化妝師,杜楊還在聯系人。”
古裝影視劇,是國產影視劇最具文化傳承的分支,而古裝劇的繁瑣也遠超現代劇。
除了擁有飽滿的情節劇情、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外,“服化道”的設計和應用已日益成為了影視劇攝制的核心環節,更代表了評判作品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
尤其是承載著歷史文化底蘊的古裝影視劇,對于“服化道”的要求更為嚴格和具體。
影視劇中的服裝不僅可以塑造角色的外部形象,更是體現演出風格、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隨著輕工業和藝術設計的發展,影視劇服裝也有了更高的表現力,能傳遞更多故事線內容之外的情緒和思想。
影視劇的化妝除了進行人物形象的美化,也涵蓋了美化與丑化的人物“造型化”、“角色化”、“臉孔化”的方方面面,以及對膚色、胖瘦、傷口等細節屬性的仿真。
常常有人評論說:“古裝劇里眼妝的變化就能彰顯人物形象的轉變、化妝師是將演員變成‘角色’的核心貢獻者。”
許多歷史題材的劇集、電影例如《康熙王朝》、《大明宮詞》、《英雄》等不僅在劇情上引人入勝,優秀而宏大的場景布置、服飾化妝以及對于當時生活習俗等方面對歷史的還原度也很高。
以《大明宮詞》為例,中西風格相互結合的劇情,場景布置的烘托,以及一些道具飾物的裝點,作品極具新式東方美感,為觀眾帶來滿漢全席般的盛大體驗。
這些作品的層出不窮也代表了如今影視劇在進一步追求作品整體傳達的“寫意”概念,并注重”服化道”與視覺效果結合呈現。
周熏摟著楊蜜,笑盈盈的面向孟輕舟。
“孟總,怎么沒給蜜蜜安排一個角色?你們不是好朋友嗎?”
周熏是出了名的情場直腸子,自然能看出孟輕舟和楊蜜之間的不清不楚,再怎么說以前也是一個公司的,打打助攻,她還是很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