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姐,人家小年輕呢,我和劉閔慧認識,也就校友的關系。”
“洪磊,現在大家眼睛可都盯著電影呢,不趁著這兩年多出幾部作品,以后可不好辦了!”
“你想想孟輕舟的三部電影,前兩部青春片咱就不說了,但是《月球》我也看了,你也可以演的!”
為什么電視劇演員出名了以后想轉行拍電影,理由非常簡單,提高業內身價。
在業內,電視劇是“小熒屏”,電影是“大銀幕”。這一“大”一“小”,孰輕孰重,當然能看出來。
好比頒獎,“影帝”“影后”永遠比“視帝”“視后”檔次要高。
客觀來說,電視劇普遍存在的狀況是,良莠不齊莠的居多,大多制作水準低廉,情節鋪排套路化,也不利于一個有野心的演員的長期發展與成長。
所以,一般意義而言,如果一個演員只拍電視劇,會給人比較low的感覺。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沒錯。
電視劇就像是快餐——能吃飽,味道不差就行。
一個是你沒這時間精力,再有篇幅太長也不是你一個人努力能搞定的,想要在有限的時間里,以電影的標準拍完一部幾十集的電視劇是癡人說夢;
光是投資兩者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人家電影兩小時投資兩個億和你幾十集電視劇投資兩個億能一樣嗎?
人家拍電影的可以一天拍十幾秒的內容,你電視劇敢么?
一個想要磨練和展示演技的演員,是很難在電視劇中如愿以償的,電視劇不是他們突破自我的地方。
當然,這也不是說演電視劇的就不是好演員,只能說這兩個領域差別還是蠻大的,想要轉戰都不容易。
但總的來說小銀幕的影響力的確是比不上大銀幕,你看現在大家熟知的張佳輝、古天楽,不都是從TV轉型的大銀幕嗎?
我們總還是熟悉奧斯卡多過艾美的。
孫紅磊當然也想拍電影,不過稍微有些名氣的導演,一般都有自己的御用演員,或者是熟悉些的演員,大傻的形象有些糾結?
銀川凱麗大酒店,60分導演孟輕舟的房間,所有的主創人員都來齊了。
也沒怎么寒暄,把打印出來的人物小傳,每人發了一份。
“大家看看和自己寫的,有什么差別,有不同意見的,我們再商議。”
“《畫皮》對幾位來說,可能和之前演過的,有些差別,所以前期我準備慢慢拍。”
“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做到最好!”
一支煙的功夫,幾乎都看完了。
周熏幾個可能也是第一次遇見,出品方還給人物小傳的,有些驚訝。
看完之后,都能感覺出孟輕舟說的沒錯,這并不是一部純正的魔幻片,而是一部愛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