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自己原創,也可以去韓國買版權,這些都是辦法啊。”
“對了,宗哥,去韓國買版權的事,你安排人去問問價格,不貴的話,咱多買幾個綜藝的版權。”
老板都這么說了,宗帥也只能相信孟輕舟的判斷了。
黃博來之前就拜托過寧昊,讓他問問孟輕舟,明年有什么新的項目。
《瘋狂的石頭》成名之后,事業上依然不見起色,周邊僅有的人脈也就這幾人。
黃博是半路殺出來的野和尚。
他不是型男,也不是帥哥。
背景也復雜,組過樂隊,開過工廠,跳過舞,走過穴,和貴族八竿子打不著邊兒。
黃博是歌手出身,90后代的時候,他組建過一支樂隊,叫“藍色風沙”,在酒吧和KTV駐唱。
有時候被人趕下臺,下去之后,又笑嘻嘻地站上臺,說:“接下來給大家唱一首歌,《喜歡我的人都好運》。”
大家被他的幽默與堅持打動,不再噓,笑嘻嘻地聽了下去。
后來考上電影學院,被旁人質疑說:“現在的電影學院招生標準也太低了吧!”
和同學一起去試鏡,被懷疑為“經紀人”。
而之所以能在后來混的風生水起,除了高超的演技,還有就是高超的情商。
但他的情商高,不是油嘴滑舌,不是世故圓滑,不是虛與委蛇,不是即興表演。
而是歷盡滄桑的智慧,靈光四溢的表達,審時度勢恰到好處的應對,對他人不矯作不虛偽的關懷,對惡意攻擊四兩拔千斤的反擊。
孟輕舟肯定不會忘了,這位制霸演藝圈的五十億帝,好機會一直給他留著呢!
《邊境風云》里的緝毒警察,完全可以讓黃博演啊,沒毛病!
端著一大杯啤酒,孟輕舟走到黃博身邊,拍了他一下,指了指包房里沙發。
博哥一激靈,趕緊拿著酒跟著過去了。
“博哥,著急了吧!”
黃博和孟輕舟砰了一下杯子,略顯局促。
“輕舟,我歲數可不小了,以前就聽老一輩說過,演員要是不能在28左右站住腳,基本上就沒啥機會了!”
國內演藝圈,一直都有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或者可以說文化圈子都奉行這個邏輯。
這種思想,早已有之。
張愛玲曾對她弟弟說過:“一個人假使沒有什么特長,最好是做得特別,可以引人注意。我認為與其做一個平庸的人過一輩子清閑生活,終其生,默默無聞,不如做一個特別的人,做點特別的事,大家都曉得有這么一個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壞,但名氣總歸有了。”
這是不是只要有流量,別管演技好不好的另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