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接到劉曉麗的電話,在熱芭的嘲笑中,孟輕舟驅車前往,心里也在想怎么解釋這事,真要被劉曉麗教訓一頓,他還找不到地說理去!
華藝公司,黃家兩兄弟在辦公室里吞云吐霧,范兵兵的出走、以及挖角周熏失敗,讓他們很迫切的需要一位撐門臉的女星;
柳一菲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合適的人選,顏值頂尖、知名度高,而且也沒有簽約其他公司,就一個家庭作坊式的個人公司;
即使她義父有財有勢,華藝也不怎么擔心,合法的商業手段而已,而且娛樂圈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口碑和人脈,至少現在的國內影視圈,民營公司里邊,華藝說是老大,基本上沒人反駁。
如果這次柳一菲沒能簽約,而華藝又沒什么反擊的手段,憑白讓圈里人看了笑話,這不是他們的風格。
“大哥,你估計陳金和劉曉麗會同意簽約嗎?”
“不好說,我現在就擔心萬重山那邊,要是孟輕舟出手的話,我們就不好辦了。”
“有啥不好辦的,這事韓山品也說不出我們的不是,萬重山真要壞了規矩,那也別怪我們。”
“萬一小年輕沖冠一怒為紅顏,你能怎么樣?孟輕舟家里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孟輕舟請韓懂幫忙,老二,你能做什么?”
黃老二站起來在辦公室里走了幾圈,郁悶不已。
“大哥,要是柳一菲能簽約,對我們上市的股價也有好處的。”
華藝已經拿到了上市的許可,正在進行最后的審核流程,最遲會在明年上市,這已經得到了證監會的批復。
華藝公司在中國娛樂產業的資本化方面,一直扮演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角色。
在2009年上市之前,華藝向眾多藝人明星、導演配售原始股,IPO令一眾明星共襄盛宴,馮劇剛、張紀鐘、黃曉名等搖身一變成億萬富翁,馮劇剛套現2億多元。
從此,影視公司用股權激勵、綁定明星成為資本市場常態,這是明星資本化的1.0時期。
國內影視行業仍處在迷霧籠罩的狀態,工業化體系的不完善和市場的不成熟,讓影視公司試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而明星就是他們眼中的光亮。
一方面,逐漸壯大的影視市場,讓影視公司信奉哪里有明星,哪里就有觀眾。明星入股,實際上是為公司項目提供了一定的資源保障。
很多明星股東或其工作室都與公司簽訂了一定期限的項目合作協議,以確保明星參與影視節目制作,這實際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公司的業務風險。
要知道,相比創意和制作層面上的突破,抱明星大腿,顯得容易許多。
另一方面,大部分影視公司的業務均包含藝人經紀,明星股東的加入可能意味著公司同時成為了該明星的經紀人(無論獨家與否)。這既增加了影視公司的現有業務收益,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創造出較好的收益預期。
資本市場追捧概念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內涵的股票,WTO股、奧運股、一帶一路股,什么火熱炒什么。從制造話題和刺激市場來看,財貌雙全的明星股東確實作用明顯。
“就這兩天吧,陳金也說了,他們考慮兩天,給我們答復,你那邊也做些準備,談不攏的話,該怎么辦就怎么辦,我們華藝又不是善堂。”
“你放心,幾個論壇那邊,還有關系好的媒體,我都提前打了招呼,有需要的話,很快就能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