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從八公里外呼嘯著砸向雪花山陣地,日軍跳過了試射的環節,直接就是火力覆蓋。
轟隆隆的爆炸把前沿陣地化成了一片火海,塵土和硝煙在爆炸中沸騰翻滾。
日軍第109聯隊借著炮火的掩護開始飛速向雪花山陣地靠近。
這次進攻投入了一個大隊的兵力,黃色的身影如秋天墜地的落葉,相互間間隔一兩米的距離,貓著腰,成散兵隊形往山上爬。
“喲西,喲西”
看到勇士們的斗志又被自己激發了起來,筱原誠一郎很是滿意。
只要沖上去,在帝國軍人的刺刀面前,中國人只有哀嚎的份。
野炮第122聯隊的聯隊長井上茂此刻卻一點都不輕松。
他親自站到炮隊鏡前,小心地觀察著雪花山上的風吹草動。
幾乎每隔10秒鐘他就要低頭看一次手表,因為太過緊張,額頭上泛起了細密的汗珠。
5分鐘后,他大吼著說道
“山炮撤退,野炮開火”
6門75毫米山炮聽到命令后立刻停下炮擊,炮兵飛快把火炮套到騾馬的架子上,然后驅趕著馬匹向下一個陣地轉移。
只是這一套動作略微有些繁瑣,加之騾馬并不是很配合,炮兵用了兩分鐘的時間才把6門75毫米山炮掛到羅馬后面的牽引架上。
與此同時,6門105毫米野戰炮接替山炮炮擊。
井上茂覺得自己交替炮擊的戰術
簡直是天才般的想法,五六分鐘的時間,中國人的炮兵肯定反應不過來。
他死死地盯著炮隊鏡,心中祈禱山炮快快撤離。
日軍開始炮擊后,江東舉著望遠鏡向山下的眺望,但由于距離很遠,他根本看不出來炮彈是從哪里打來的。
“國華那小子,關鍵時候可不要掉鏈子啊”
他不由自主的看向炮兵陣地的方向。
雪花山上的炮兵觀測小組用了三分鐘計算出日軍的炮兵陣地。那的確是一處凹地,肉眼根本看不見。
得出數據后,觀測組的組長把電話打到了伍國華那里。
“報告團長,發現日軍炮兵陣地,距離76公里,方位”
伴隨著令人有些牙酸的嘎吱聲,8門150毫米榴彈炮很快校準了炮擊方位。
伍國華淡淡的吐出一個字“放”
頓時8門火炮齊怒吼,幾十公斤重的炮彈呼嘯著向目標區域砸去。
日軍的山炮大隊剛剛開始撤退,還沒走出多遠,頭頂呼嘯的炮彈就到了。
作為炮兵,炮彈的破空聲他們實在是太熟悉了。
單聽聲音小鬼子就知道,這是他們絕對惹不起的150毫米榴彈炮。
“快”
“啪啪啪”
鬼子炮兵亡魂大冒,使勁抽打騾馬,想要加快撤退速度。
“轟隆隆”
炮彈墜地,巨大的能量在山坳里擴散,就好像地龍翻身。
大腿粗細的樹干被飛濺的彈片和沖擊波攔腰截斷,幾百公斤重的巨石在爆炸中化成無數碎片,高溫和高壓以炸點為中心向四周擴散。
炮擊炸的是一片區域,
而不是一個點。
日軍山炮大隊還沒跑出500米炮彈就落了下來,落在最后的一門火炮、十一個士兵和四匹馬當即被沖擊波吞沒。
“啊”
“咴”
戰馬和人只來得及發出一聲慘叫就在沖擊波中解體。
500公斤重的75毫米山炮在沖擊波的照拂下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