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多公路的作戰中,將軍錘3號一共打出了4發炮彈,將盤踞日軍最多的535和512高地徹底炸塌。
據不完全統計,四發炮彈除了帶走兩座高地外,還直接或間接地殲滅了三千名小鬼子。
拔出了兩顆大的釘子后,第二軍開始以噴火坦克為先導、輔之以火箭筒,沿張多公路向多倫方向緩慢推進。
“哈哈哈將軍錘、將軍錘,果然有總司令之風啊,不廢話,直接用實力碾壓”
吳庸站在殘破的535高地上,哈哈大笑地對李兆锳和高權等人說道。
將軍錘的驚天之威不僅讓日寇膽寒,同時也讓第二軍的戰士們以及蒙古各部族驚嘆。
拿下兩個高地后,軍心士氣高漲,盡管清理地堡和暗堡的戰斗十分緩慢,但是戰士們卻表現出了足夠的耐性,一點一點的向前推進。
老穆,原偵察營戰車排排長,現噴火坦克連連長。
軍事科學研究院與坦克工廠協作,用半個月的時間將噴火坦克生產了出來。
噴火坦克的底盤、裝甲等和t34坦克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在坦克的內部,減少了彈藥的儲備量、縮小了乘員的空間,勻出來的空間全部用于裝燃料。
坦克每次能夠攜帶1000升左右的燃料、可噴射4050次,最遠噴射距離為150米。
日軍的地堡和暗堡防不勝防,為了減少步兵的傷亡,老穆帶著噴火坦克連沖在最前方。
噴火坦克在三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其運用在中國戰場上卻是第一次。
日軍25師團這兩日招到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本以為能夠躲在碉堡里舒舒服服的收割人頭,卻不曾想先是出現了蔑視一切的將軍錘,緊接著又
有噴火坦克和比擲彈筒好用無數倍的火箭筒。
軍心士氣一下子從天上跌落泥潭,盡管覆滅在即,但是他們卻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半山腰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射擊孔,每一個射擊孔里的日軍士兵都在瘋狂的嘶吼著,他們光著身子,眼中充滿了瘋狂,將子彈傾瀉向噴火坦克。
坦克的裝甲被子彈打得叮當作響,里面的老穆等人已經不會下意識地縮脖子了。
“分開上,一排左邊、二排右邊,燒死這幫狗娘養的”老穆摁著通話器下達命令,說完他覺得有些不放心,叮囑一句道
“讓步兵跟上,另外,小心地雷”
絕境中的日本人往往瘋狂如野獸。
在前一日的作戰中,坦克連的一輛噴火坦克被日軍的自殺式襲擊引爆,坦克里的5名戰士連慘叫都未來得及發出就和坦克一起被烈火吞噬。
現在每一輛坦克都是一個大儲油罐子,一旦遭到攻擊,乘員幾乎沒有幸存的可能。
在北線戰場上,坦克兵成了最危險的一個兵種。
盡管如此,聽到命令后十幾輛坦克還是快速地分成了兩隊,向著噴吐火舌的日軍碉堡沖去。
杜元順帶著一個營的弟兄跟在老穆的后面,步兵的任務除了清除坦克側翼的威脅外,還要擊殺從碉堡里逃出來的鬼子。
“轟轟轟”
坦克一邊隆隆的向日軍碉堡接近,一邊連續不斷的開火。
日軍的射擊孔修得很小,角度也十分刁鉆,少有坦克炮彈能夠直接打進去
炮彈往往在射擊孔的周圍爆炸,日軍的火力會暫停幾秒鐘,然后便再次出現。
“加油門,沖上去”
老穆不打算
再浪費炮彈了,準備用烤乳豬的方式解決。
不知是害怕還是畏懼,25師團的師團長橫川下山已經撤到了多倫,當下組織士兵節節抵抗的是真船聯隊長。
噴火坦克的威脅實在是太大,這一日,真船聯隊長組織了200名士兵,他紅著臉給士兵們做戰前動員,鼓吹的無非是報效天皇之類的話語。
一番鼓動之后,200個身背炸藥包的士兵便沖到了最前線,隱蔽在了各個地堡之中。
“天皇陛下萬歲,大日本帝國萬歲,親愛的母親,再見了”
身背炸藥的士兵抹了一把眼角的淚水,然后周圍同伴或麻木或憐憫的目光中沖出了地堡。
“板載”
日本人的呼聲總是那樣的單一,板載的聲音傳入耳朵后老穆瞬間轉頭,日本士兵從一個枯草垛下沖了出來,背上的炸藥包正在冒著讓人頭皮發麻的青煙。
不用等待命令,機槍手和負責操縱火焰噴管的弟兄同時開火。
敢死沖鋒的小鬼子瞬間倒在了地上,燃燒的凝固汽油也將他包圍。
“轟”
炸藥包發生了爆炸,瞬間火花四散。
飛濺的凝固汽油落到地上后還會繼續燃燒,不管它粘附的是泥土還是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