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裝載一枚或者兩枚大威力火箭彈,還可以摧毀鋼筋混泥土工事。
在目前的情況下,火箭彈缺乏有效的制導技術,用來空戰效率太低。
雖然也能用,但使用起來因為命中率低等原因而不劃算,空戰時直接使用重機槍和機炮是更加有效的手段。
鐘馗出世后,軍事科學研究院在火箭彈方面的研究一直處于世界前列,想來一兩年后便能掌握制導技術,徹底改變空戰的形式。
第1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飛機便已經開始掛載火箭彈升空作戰了,主要目標是敵軍的偵察氣球。
蘇聯人第一次真正將火箭彈用于空戰之中,并且在諾門罕戰役時還擊落了一定數量的日軍戰機。
江東目前沒有能力制造大型轟炸機,在中國戰場上,尤其是在日后面對關東軍的要塞工事時,地面轟炸難有效果。
反復考量之后,江東決定先制造戰斗機,并衍生出一款俯沖轟炸機。
看了殲一a和殲1b戰機的測試后,江東十分滿意,這款戰機已經能夠滿足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戰場需求了。
試飛工作還要持續至少一個星期的時間,設計研究局要通過一系列的測試拿到殲一戰機的各種數據,對試飛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改進,滿足設計要求之后才會進行量產。
“主任,我們考慮了技術、人才、裝備保密等多個因素,同時也和科技廳交換了意見,認為戰機各部件的生產應該分開,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盡可能多的生產戰機。”
江東的辦公室內,發展改革委員會的主任任光認真的報告道。
“哦,所以說各部件的具體生產地點”江東放下筆,將目光投向任光所拿來的地圖。
“武器由各軍工廠直接生產便可,我們認為應該把戰機核心發動機的生產廠放在高平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是我們起家的地方,配套設施設備成熟,熟練的技術工人也比較多,另外保密也容易。”
“嗯。”江東用眼神示意任光繼續說。
“其他的部件的生產放在石家莊和正定,這兩個地方交通便利、距離各個工業基地都比較近
最后統一在保定進行組裝測試”
山西地區的基建建設已經接近尾聲,當下鐵路運輸極為便捷,分開生產除了接近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外,還可以降低生產風險、分化下游產業。
認真看過發展改革委員會的選址和生產方案后,江東在文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用這樣的生產方式,一個月啊額半年吧,半年大概能夠生產出多少戰機”江東期待地問道。
任光收好文件點頭回答,
“發展改革委員會從8月中旬就開始布局飛機生產線了,大概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將機床等生產設備準備就緒。
目前的計劃是首月生產1015架戰機,隨著技術成熟、設備完善、工廠增加,產量也會增加,爭取到明年月產能夠達到3050。”
“一個月30架,一年還不到400架”江東輕笑了一下,
“在收復東北之前,年產四五百架是夠用了。”
“主任不要心急,人才和技術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只要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年產5000架也不是不可能”
江東哈哈大笑著站起來拍了拍任光的肩膀,
“好,我
等著年產5000架的時候”
從1942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美國生產了戰機,275,000余架,其中單是1944年就生產了近10萬架。
如此恐怖的生產力是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企及的。
盡管華北各方面都在迅猛的發展,但江東還是覺得太慢了。
現在已經是1940年10月,留給中國從容發展的時間不多了。
戰機的生產安排完畢后,江東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坦克工廠視察。
當下華北地區有三個大型的坦克生產工廠。
坦克工廠最開始是一個月只能生產不到10輛坦克,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數量已經翻了10多倍。
t3485坦克仍然是第6兵團的主戰坦克,盡管新的坦克研制計劃已經啟動,但生產新坦克得是收復東北之后的事情了。
視察了三個坦克工廠后,江東信心大增,
“是時候組建陸軍裝甲師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