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的軍官們同時起身,聲音堅定洪亮
“是”
江東對閃電戰理論十分熟悉,但將其運用到戰場上也是第一次,他在私下做過很多次推演。
在對軍官們要求嚴苛的同時他自己也以身作則。
隨后的半個月中,第六兵團的高級軍官們在西苑進行了數十次兵棋推演。
眾人集思廣益,從戰略到戰術,每一步都在不斷完善
1941年6月1日,華北行政委員會正式推出了戰爭債券。
第1期債券的總銷售額為1億銀元,定期一年。
這一天,江東親自發表廣播講話,將為何發行戰爭債券,通過債券所得的資金又將用到什么地方與百姓們講清楚。
統御華北的這一年,第六兵團大力發展民生和基建,百姓和商人得到了切實的實惠,擁戴與信任江東和第六兵團。
戰爭債券一經發行就迎來了火熱的搶購場面。
最先開始搶購的是華北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的思想很單純,誰能保護我我就支持誰。
老百姓不問利息多寡,量力購買,在他們看來這便是為抗戰出力。
百姓的熱情刺激了還在觀望的商人,他們擔心1億銀元會很快被老百姓搶購完,因此在華北戰爭債券發行的第3天,商人也加入了轟轟烈烈的搶購浪潮中。
熱血青年、學生會團體甚至喊出了捐款捐物的口號,他們不買,而是要捐。
捐款捐物的勢頭一出現就被江東遏止了下去。
購買戰爭債券本質上是一次投資,如果任憑捐款捐物的浪潮發展下去,必定會打擊百姓和商人購買戰爭債券的。
商人逐利購買,百姓更是拿出了家里所有的閑錢。
如果讓他們捐錢而不是投資,很多人可能會猶豫、會不舍。
學生大公無私的捐款捐物,相較起來購買戰爭債券的人就會顯得很勢利。
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購買便會大大降低。
再說了,傾盡全力的捐款捐物只能有一次。
而戰爭在債券第1期之后還會有第2期、第3期
除了華北地區外,大后方的一些貪腐大佬也紛紛加入到了購買債券的浪潮中。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項穩定的投資,買了之后家里的現銀就會減少,不怕反貪部門來檢查。
同時還能在未來的東北大捷中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為
一億戰爭債券的推出自然也吸引了國府的目光。
重慶的委員長不是不想干類似的事情,只是賣不出去啊。
華北戰爭債券的火熱讓很多人眼紅。
在某些自稱經濟學家人的建議下,國府也開始購買華北戰爭債券。
以前江東的軍隊、行政和商業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而現在的戰爭債券是一個讓中央力量滲透入江東勢力的機會。
只要盡可能多的購買江東的債券,就能在經濟上對華北形成控制之勢。
利用經濟手段滲透華北,比政治和戰爭手段更有效、更隱蔽。
委員長聽了經濟學家的建議,購買了大約1,000萬銀元的戰爭債券。
這本是一場借錢的行為,最后卻演變成了資本的大狂歡。
1億銀元的戰爭債券只用了不到5天的時間就銷售一空。
行政委員會和商務廳好像發現了新機遇,想要發行第2期債券,但被江東否決了。
畢竟透支消費是不好的。
有了2億銀元的資金注入后,工業生產更加活躍,商業也攀登上了另一個繁榮的舞臺。
擴軍已無任何阻礙,飛機、坦克、戰艦正下餃子般的生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