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機場距離日軍的三座要塞很近,空軍戰機沒有組成編隊,起飛后直接撲向另外的兩座要塞。
此時起飛的戰機全部掛載的是高腳杯航空炸彈,此種炸彈又有一個綽號曰地震炸彈。
在設計和研發時,江東給高腳杯炸彈的定位就是將軍錘的補充和延伸。
東路軍只有一門將軍錘,短時間內破擊要塞火力不足。
將軍錘3號在半個小時內打出了四發炮彈,將綏芬河要塞夷為廢墟。
在其調轉炮口的過程中,日軍要塞的炮彈開始接連不斷的落在炮兵陣地邊上。
炮兵部隊開始出現了傷亡。
河邊正三反敗為勝,把握戰場主動權的想法沒能實現,一架又一架戰機飛抵鹿鳴臺和觀月臺要塞上空。
此次戰機沒有俯沖投彈,而是都保持在3千米至5千米以上的高空。
在這樣的高度空投高腳杯,能夠給炮彈充足的加速距離。
也不用擔心是否會錯失目標,兩個要塞此時火力全開,連綿不絕的炮口和槍口火焰就是最好的指引坐標。
火焰的中央便是要塞的最高點。
“咻咻咻”
造型優美的高腳杯炸彈從數千米的高空墜下,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當炸彈鉆入山體時,最高速度已經接近1000公里每小時。
在這樣的速度下,高腳杯炸彈能夠穿透至少5米厚的混凝土層。
5架戰機先后丟下5顆高腳杯炸彈,飛行員感覺機身一下子變得輕快起來,他偏頭看了一眼高速下墜的高腳杯,然后操縱飛機離開目標空域,重回前線機場,準備掛載第二枚。
高腳杯炸彈像一顆針一樣鉆入山體之中,泥土和碎石就像是人的血肉一樣,尖針輕易穿過,鋼筋混泥土層像是骨頭,雖然堅硬,但也無法阻擋帶著巨大慣性力的高腳杯。
“隆隆隆”
炮彈在山體內部爆炸,要塞里的日本士兵感覺周圍的事物都在顫抖。
很多人站立不住,直接摔倒。
電燈泡閃爍著炸裂,一些可憐的家伙被埋在了塌方之下。
“中將閣下,是航空炸彈”沼田參謀長的聲音帶著顫抖。
河邊正三灰頭土臉的從地上爬起來,他剛挺直腰桿,第二顆第三顆高腳杯炸彈接連爆炸。
“啊啊啊”
“嘩啦啦”
“轟隆隆”
腳下的大地在搖晃、頭頂的山石在墜落、終是坍塌、火炮傾倒
這樣的感覺對于倭國來的士兵實在是太熟悉了。
簡直與強地震一模一樣。
既然是大地震,那就無所抗拒,不可避免,只能盡快找個縫鉆進去,期待好運
戰機還在連續不斷的投彈,此次強地震就好像永遠不會過去一般。
因為考慮到殲1b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軍事科學研究院拿出的高腳杯炸彈并沒有大不列顛空軍使用的那么重。
大不列顛空軍使用的高腳杯炸彈重達五六噸,而第6兵團空軍正在向兩座要塞頭下的高腳杯炸彈只有1000多噸。
因為重量較輕、威力較弱,兩座要塞各挨了數十枚才開始出現整體坍塌的形勢。
要塞塌陷之后,空軍的襲擊并沒有停止,只是掛載的彈藥從高腳杯炸彈變成了凝固汽油彈。
有兩三萬日軍從要塞的廢墟中逃出來,他們灰頭土臉地向后方撤退。
在要塞中還埋藏著差不多數量的小鬼子,有些人被巨石卡住,受傷不得動彈,正在手忙腳亂的自救。
燃燒著的凝固汽油從石縫中滲入山體內部,為了能夠繼續燃燒,廢墟中的氧氣被火焰抽了出來。
“呼呼呼”
火焰之下的日本士兵呼吸越來越困難,越來越弱
時間接近清晨4點,天際已然放曉。
兩個空降師搭乘600架運輸機,向東北腹地挺近。,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