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2日,國內各大報紙開始爭相報道日本人反戰同盟會成立的消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反戰同盟會第一批會員的數量和福榮真平在成立儀式上的講話。
登記在冊且宣誓過反戰誓言的日本人一共有400多。在中、國戰場上投降或者被俘的日本士兵本就不多,更何況是洗心革面,發誓重新做人的。反正同盟會第一批會員就有400多人,這個數量大大超過了中外各方的估計。
南京的蔣委員長和延安的太祖對此都感覺十分驚訝,前者在第一時間向江東發來了問詢和確認的電報,后者則通過八路軍駐晉城辦事處主任葉青衫之口表達了祝賀。
閻錫山和衛立煌距離江東的部隊都比較近,兩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反應各異。
閻老西越發覺得江東這個后起之秀難以控制了,他連夜召集心腹幕僚開會,商量奪回山西老家的可行之策。
衛立煌的南路軍自從得到江東的大洋和武器的支援后,部隊從之前食不果腹的窘境中解脫了一些,當下雖然仍有困難,但至少不會再出現凍死人、餓死人的情況了。
聽說江東搞出了一個日本人反戰同盟會,衛立煌第一時間發來電報稱贊和祝賀。
總之,日本人反戰同盟會于晉南成立的消息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社會各階層對此議論紛紛。
江東的名字再一次響徹在國人的耳邊。
從3月3號起至3月5號,國外的媒體也接連發力。
時代周刊和路透社等詳細的報道了同盟會的事情,他們原原本本地刊登的日本人講話的內容和誓言。
和以上兩項內容一同登上頭版頭條的還有知名政治家、軍事家的評述。
這些外國人以他們所熟悉的視角分析中日戰爭,雖然通篇仍對戰爭的前景抱著不樂觀的態度,但是這些報紙至少真誠的贊譽了中、國軍人和百姓反抗到底的精神。
在報紙的持續發酵下,日本人作為侵略者的丑陋面孔逐漸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
在引起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警惕的同時,許多國家的知名學者開始質疑起日本的神圣天皇和軍國主義思想來。
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日本的國際形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報紙上對中、國人民全是贊譽,對日本天皇和日本軍人都是討伐。
當然,日本人并不會坐視輿論向著他們不好的方向發展。在3月5號這一天,他們采取了反制措施。
這一日,汪精衛于上海發表公開講話。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叛徒對著麥克風大肆宣揚他的和平救國理念,同時還揭露了國、民黨內部的許多腐敗現象。
汪精衛畢竟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他的講話也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重慶的蔣委員長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氣的跳腳,尤其是汪精衛所講述的花園口決堤事件,幾乎讓委員長在民眾心中的好形象下降了兩成。
次日國民政府便通過中央日報發表嚴正聲明,在全力辯解自己的同時也呼吁全社會共同討伐汪逆,盡最大可能挽回政府和領袖的形象。
雙方至此開展了為期半個多月的輿論戰。
。
由反戰同盟會引起的輿論戰暫且不談,在儀式結束后的第2天,也就是3月3號,江東批復了對鄧大海等人的處理決定。
鄧大海為國民革、命軍的一名戰士,他的行為屬于投敵叛國。面對這樣的人,他的處理只有一個:
槍決!
江東要用行動告訴所有戰士,無論你有什么苦衷,出于何種原因,背叛國家、背叛民族、背叛兄弟,你的最終結局都只有一個,
死!
鄧大海被槍決后,江東將此案的大致脈絡整理了出來。于當天下發了一個內部通告,將鄧大海投敵的經過和造成的損失向全軍將士闡述清楚。告誡全軍將士堅定意志,在平日的作戰和訓練中加強警惕,嚴防敵特滲透。
和鄧大海一起被槍決的還有老榮和老齊,以及他們發展的幾個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