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委員長看著手上的電報,臉色逐漸變得難看,他皺著眉頭問王世和:
“江東親自發過來的?”
“是的委座。”王世和點頭回答。
一旁的胡宗南難掩好奇,開口詢問:
“校長,出什么事兒了?”
委員長沒有回答,順手把電報遞給他。
看完電報后的胡宗南驚訝出聲:
“蘇聯和日本將于7月1日正式簽署停戰協議?
江東這……這……情報是從哪里來的?
可信嗎?”
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于石破天驚,距離7月1號只有4天了。
“他和蘇聯人有聯系,想來應是那邊透露給他的。”委員長的話語有些酸。
“一旦簽署了停戰協議,華北方面軍至少還可抽出兩個師團的兵力進入山西戰場。”
想到自己的第七十六和第九十兩個軍,胡宗南難掩心中的焦急,
“現在留給我們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如果不能在7月1日之前攻占太原,那么四路大軍都將危機重重。
此次會戰耗費糧食和物資無數,如果最后……那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壽山,你未免太過悲觀了!”委員長的語氣十分不善,甚至隱隱有了慍怒。
胡宗南一下子反應過來,低頭認錯,
“校長,是學生太著急了。”
“嗯。”委員長冷哼了一聲,
“7月1號簽署停戰協議,日本人從東北趕到華北至少也還要四五天的時間。
再說了,簽完停戰協議日本人就真的會放心離開東北嗎?
他們這一次狠狠擺了蘇聯人一道,是不是也該擔心蘇聯人會反過來將他們一軍呢?”
胡宗南在一旁連連點頭,但是心中對委員長的分析并不認同。
他歷來主張防守,而不是主動進攻。
在他看來,有黃河天險阻隔,日本人想要進攻陜西或者四川等大后方都是不可能的。
以其主動進攻,不如老老實實呆在后方擴充軍隊、儲備物資,等到敵人實力削弱、己方實力大增的時候再行反擊也不遲。
他就是本著這樣的原則,在短短的兩年內將部隊擴充到五個軍,三四十萬人。
只要再給他幾年的時間,他還能再搞出幾十萬人來。
因此,此次發生在山西的大規模會戰,他從一開始就表示不贊同。
但是委員長的想法和處境都與胡宗南不一樣。
現在國內有上億百姓在盯著國民政府和山西的會戰,歐美各資本主義強國也在密切關注,他這個國家領袖現在被架在火上炙烤,除非失敗,不然絕不可能半途而廢。
委員長想了想,說道:
“世和,壽山,傳令前線各部隊加強攻擊力度,不惜一切代價向太原靠近!
忻口方向和娘子關方向是此次戰役的關鍵,只要這兩個地方能夠擋住日本人的援軍,大事可定矣!
對了,這個情報暫時保密,尤其不能讓第二戰區司令部知曉。”
“是!我立刻去傳令!”王世和沒有多說什么。
胡宗南的心中雖有意見,但是他深知委員長的性格,把想要說的話強行憋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