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劉知一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利用身道修煉國武八學時,每一次修煉過后,都能感受到肉身強度在小幅度地提升,雖然不大,但勝在無窮無盡,這也是這種修煉方式命名為身道的原因。
他還想知道,修魔、修心、修靈、修命、修妖、修魂,這些修煉每一境界的提升都會帶來什么。
這也是劉知一在修煉上的想去驗證的想法之一——也許,不一定要急著追求太高的境界,利用多種修煉方式,去積攢身體機能上得到的變化,從而打下更堅實的底子,也是一種另辟蹊徑,更何況自己是能將這些一次性的、稀缺且珍貴的提升變成雙倍的。
而且,如果不同修煉之道帶來的戰斗方式能有不同的結合,那自己的戰斗,或許能夠出奇制勝。
最后,如果可以廣泛地涉獵各種修煉方式,最終也更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作為重點的修煉方式。
通過與連尚義的交流,劉知一將身道第一境命名為通竅境,以仙道第一境凝氣境和武道第一境銅皮境為基礎。
仙道和武道的第一境,可以使用的境界能力都是內勁護體,一個是內力,一個是仙力。
而第二境,則是內勁外放,也就是遠程攻擊。
從身道來看,劉知一不需要用戰勁護體,用仙力護體是最劃算的,畢竟他仙道境界最高,能運用的術法卻少之又少。
至于要將戰勁利用武學做到外放,也就是戰勁的遠程攻擊,應該是在第二境才能更容易一些。
這便是在六月之前,劉知一想要做到的事情。
民學府基本都是酉時放學,但劉知一都會先留在學府溫習功課,等到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再施展著輕功越武步,往尋常客棧趕。對他來說,上學和放學的路上,都是練習腳力的好機會,但人多的話,會被笑傻里傻氣的。
尋常客棧是陳明安在晨曦鎮中心的長治路久康街,開的一個客棧,自家人吃住都在那里,客棧距離晨曦民學府,大約有二十里的距離。
民學府由于占地面積極大,都是建在城外的,晨曦鎮北門外十里,就是晨曦民學府。南門那邊是千陽民學府,西門那邊是青山民學府,東門那邊是神峰民學府。
這樣設置,也是方便居住在城內和城外的學子們都能就近選擇學府。當然,有些其他鎮不遠萬里來求學的,也可以在民學府申請住宿。
越武步這門輕功,能有效提升步幅、速度和長途奔跑的體力,這也是江湖中將越武步戲稱為趕路的輕功的原因。
在越武步和持武勁都修煉到第二層過后,劉知一測試過,自己能在半個時辰跑五十里,這是他的極限。
因為今天被誣陷的事情,劉知一在放學后也給方梧桐、紀山海、朱朝宇和衛搖天他們道了謝。
紀山海則是再一次邀請劉知一加入他們的小幫派——“朝天幫”,說是有了劉知一的加入,打壓扇樂他們那一伙人建立的“小冥幫”,肯定易如反掌!隨著幫派壯大,說不定將來還能和“不殺幫”周旋周旋。
劉知一表示十分感動,但還是拒絕了這個邀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