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客棧的那一天起,劉知一就更懂事了。
招呼客人、廚房打下手、學做飯、打掃客棧……什么都做,客棧里的伙計們都覺得劉知一做得很好,只是離獨孤耀和陳明安的要求永遠會差一截。
但第一次挨揍,卻只是因為劉知一說,在他心里,劉繼道是天底下最好的父親。
因為這句話,陳明安痛哭流涕,說劉繼道拋棄了陳明悅,不是東西。
又說陳明悅現在孤苦伶仃,受的這些罪,都是劉繼道造成的,而劉知一卻看不到。
還說,劉知一已經被劉繼道領上了歪路,已經不明是非了。
劉知一當然不認可,但自那以后,沒有再提到過劉繼道。
而挨揍的理由,也越來越多。
活干得不夠好,堅持要修仙道,或者到廚房偷吃的,喂養那只撿回來的小貓……
但挨揍最多的時候,是獨孤耀醉酒以后,他會讓劉知一跪很久,然后問劉知一很多莫名其妙的問題,沒有正確答案,怎么回答,都會挨耳光。
挨罵的理由,其實倒不需要。
因為似乎獨孤耀和陳明安與劉知一溝通的主要方式,就是謾罵和怒吼。
陳明安罵人,會罵很久,習慣用諷刺和侮辱的方式,很多時候,她罵人都是為了撒氣,偶爾是為了教劉知一做個精明點的人,但劉知一學不會。有時候,她也會在劉知一面前罵獨孤耀。
而獨孤耀罵人,話雖然不算多,但聲音響,情緒足,經常是帶著推理性的,臆測劉知一心里如何想。
有時候,劉知一甚至覺得,獨孤耀打罵自己,就是為了下酒。
一開始,劉知一總是在難過時,乞求老天爺,讓母親或者父親,將自己接回家。有時候還會在三個紙團里分別寫上今天、明天、后天一類的字,然后抓鬮。抓到什么就告訴自己,到時候,就會有人來接自己回家了。但是,抓過十多次以后,劉知一終于不再相信老天爺了。
直到除夕那晚,劉知一終于再次見到了陳明悅,她變得憔悴了,最明顯的是手,變得很粗糙。聽說陳明悅后來下山了,到古希鎮城里,跟著三姨母一起做松花蛋的小本生意,很辛苦。
劉知一緊緊握著陳明悅的手,不愿意撒開,笑得沒有煩惱,陽光明媚。
陳明安則在陳明悅面前添油加醋地數落劉知一。陳明悅聽了,說,看來幸好是你姨父姨母管得住你。劉知一看著母親,露出沒心沒肺的笑容……
這么久以來,劉知一心里一直期待著,自己能在姨父姨母眼里,不那么差勁。
一方面,是希望下次見到陳明悅時,陳明安能說一些自己的好話,讓陳明悅感覺到欣慰。
另一方面,是劉知一知道陳明安和獨孤耀其實心底里對自己是好的,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獨特了一些,特別是那讓人窒息的控制欲。
再有就是,劉知一在大半夜里施展瞞天大夢訣結束后,偶爾能聽到陳明安一個人嗚嗚咽咽地在哭,劉知一才想到,或許,姨父姨母身上也有些他們自己排解不了的苦悶,才會是這樣吧。
一個多時辰過后,客棧里客人都走了,劉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