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身體”就是“考慮如何控制自己的武功招式,讓自己能更好地戰勝敵人。”
只有讓自己的“身體”,以最適合自己的武學途徑做出相應反應,才可以保證不被敵人偷襲,以及做出最佳的應對措施。”
而“心境”就是“領悟為什么而戰為何而戰”
讓自己有良好的心態去應對敵人,而不是徘徊迷茫,只有心境平和,施展起武功招式來,才會保持應有的水準,甚至超水準發揮。
而“技術”就是“什么是最適合自己的武功,以及使用什么樣的招式。”
只有真正領悟了“身體”、“心境”、“技術”這“三昧”的武學真諦。才能在對陣敵人時從容面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八年前的魏長風。
武學修為處于第三境界“煉勁”的巔峰期,但是,修為自此停滯不前,遇到了瓶頸。
在尋找突破瓶頸的漫漫過程中,魏長風體驗到了開悟的過程。自此,武學修為也提高到了“三昧”之境。
“三昧”之境,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宗師之境。
“身體”、“心境”、“技術”,只要“三昧”得其一,就是妥妥的宗師一枚。
當然,“三昧”俱得,就是第五境界。“天下四絕”就屬于這一境界,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宗師之境。
到了大宗師之境,和人對陣時,渾身上下,幾乎沒有破綻。能打敗他們的,也許只剩下“磨”。
磨時間、磨體力、磨耐性。
此時的魏長風“身體”、“技術”皆是宗師之境。只是這“心境”并不穩定。
有時候波瀾不驚,有時候驚濤駭浪,有時候居然是徘徊迷茫。
也許是魏長風長期擔任“里子”的角色,難免會做一些暗昧之事,心境一時難以平復。
也許是“風卷葵”并不是古景舟的真品,雖是高仿,但畢竟是贗品,魏長風在修煉的過程中,有那么一絲差強人意,也是在所難免。
說起這“心境”。
魏長風雖不是宗主,但是在東一宗地位卓然,又是大師兄身份,在宗主呼延雄的帶領下,全宗上下,包括其下八大幫派,都對魏長風尊崇有加。
可見,魏長風在東一宗是一等一的地位,可以說是超然傲立于眾人。
這也是龍青云剛上山時,正殿大廳、議事廳、包括察看布防時,都沒有見到魏長風的原因所在。
這也不能怪宗主呼延雄縱容魏長風、仰人鼻息,實在是魏長風“里子”的重要性。
人就是這樣,當他的本事極大,而地位又極具尊崇,長此以往,自然而然間,他就會倨傲成性。
很顯然,魏長風就屬于這種情況。
所以,魏長風并沒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度,這種“心境”,固然影響了他的武學修為,更是造成了他和龍青云的水火之勢。
龍青云的到來。
其實是東一宗引進人才,借助外力發展壯大自己的機會。但是在魏長風看來,這似乎是對自己構成了威脅和沖擊。
而龍青云,作為兵家宗師喻景舟的傳人,血液里已經流淌著整頓次序的灼灼火焰。
東一宗要發展狀大,依靠魏長風個人的“里子”力量,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這種無序的狀態,亟待調整和改變。
新老勢力的碰撞,肯定會意見不一。
所以,魏長風和龍青云之間的比拼,勢所難免,也是刻不容緩。
宗主呼延雄的離去,是否有深意
他看中的是龍青云的才智,還是因為他勢單力薄的身份,這樣一位少年人,武功高絕,又孑然一人,正好可以擴充自己的團隊。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魏長風今日的倨傲成性,難道就沒有宗主呼延雄的責任
有時候毀掉一個人最殘忍的方式就是“捧殺”,可以達到兵不血刃的效果。
龍青云顯然是個攪局者。
呼延雄對龍青云委以重任,授予軍師之職。這顯然對魏長風的地位形成了威脅和沖擊。
魏長風殺意大盛,手中的判官筆陡然間變招,兩道毀天滅地的寒光,朝龍青云呼嘯而來。
龍青云,究竟是整合東一宗各方勢力的中堅力量還是一個匆匆過客
此時的凌芷煙,花容失色。
驚叫出聲“義父不要。龍公子小心”,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