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桑杜爾的介紹,這家鐵鋪的主人雖夠不著大師的頭銜,但其水平造詣在本地也算得上數一數二,況且老頭子和那個店主也打過幾次交道,算是有點交情。
倒不是要購買什么兵刃護甲,迦南小隊的裝備配置以及十分齊全,甚至到了奢侈的地步。
只是,說到底他們用的還是人手鍛造的裝備,不是什么永不磨損或是自我恢復的神兵利器,一些必要的保養和定期的維護還是必須的。
一路上的戰斗給隊員們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鎧甲都帶來了一定的損傷,雖說得益于張大隊長的闊氣大方,這些大部分都是附魔物品的裝備其實損耗并不嚴重,但防微杜漸卻是依舊有必要。
尤其是在那場巨魔的突襲戰斗中,頂在防線上的矮人兄弟身受重創不說,身上的盔甲也有數處破損,這次干脆趁著在鎮上休整,一并解決這些事情。
還有那兩件在大地精強盜身上收獲的板甲,這次也正好可以修補一番,也免得莫蒂還穿著個鏈甲衫到處跑。
這一搞就是小半天,從下午到入夜,要不是桑杜爾賣了老臉,人店主都打烊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了,誰還陪著一群大老爺們在火爐前敲敲打打?
當然,一筆額外的費用也是很有說服力的。
即便如此,凱根和巴德的鎧甲也由于修復工作的復雜,也只能等到明日中午再來查看是否完成了。
次日午間,如之前所定的迦南眾人履約而至,結果卻被告知:
“抱歉,那套附魔全身甲已經修好,可是這件掘地蟲鎧甲我實在是沒辦法,不光是加工工藝的問題,就是原材料我也沒地方去找啊。”
雖然有些失望,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臨時去哪找只掘地蟲來修補這身護甲?
所幸那兩套繳獲的全身鎧甲已經修復完畢,正好給莫蒂和巴德一人一套,至于眼前這件掘地蟲甲,就只能先放著,等以后再說了。
前后總共支付了約七十多金的維修費用,大頭還是在那三件護甲上,無甚其他需求的小隊直接便離開了匕首灘這個小鎮子。
繼續沿著大道一路北上,跨過了奔流浩蕩的德林比爾河,沿路的風光至此不同。
自打出了博德之門的地界,直到匕首灘這個城鎮,一路以來總給人一種置身在蠻荒中的感覺,雖有零星那么幾個小村莊,可也不過是些荒野之民的聚集點,少有文明開化的氣氛。
路邊那少有的幾家旅店,也因為行程的緣故未曾入住,不過有了法師自營的庇護所,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而自匕首灘以北至深水城的這段路,沿途坐落分布著連綿的農莊,村落,午后的陽光灑下,炊煙勾連著喧嚷的人聲,這就是生活的氣息。
沿途兩側也不時出現一些旅舍和酒館,之前并不常見的行商車旅在此卻開始頻繁了起來。
相比于貿易之路的南段,博德之門到匕首灘的這段路途,眼前的這片涵蓋深水城——貿易之路——匕首灘——德林比爾河——黑路的區域顯然更為繁忙,在深水城和匕首灘的共同維護之下,治安安全想必也遠勝之前的那段冒險之旅。
此番過夜,眾人并未入住張大老板自營的石屋旅舍,倒是找了家正經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