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擒龍功,林平之已經研究透徹了,這次拿出來并不是想學習,而是想把這個擒字訣,融會貫通,融入到控鶴功里面。
這兩本秘籍都是真氣的運使方法,‘擒’也是‘控’的一種方式,兩者融合可以說是相得益彰,融合之后可‘擒’可‘控’,隨心所欲,變化自如。
林平之把擒字訣和擒龍手法,修煉純熟,然后加入控字訣操控,效果更佳,威力更大,自己研究演練了三天,成功把兩種手法融合成功,并且改名為擒龍控鶴功。
巫行云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兩人在一起研究了一番,還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不過,經過這半年的研究習練,擒龍控鶴更加純熟,威力也略有提升。
這天林平之正在修煉,突然想到,我能御針了,是不是也能御劍了,在三尺之內自如的御劍,那不是跟用手舞劍差不多,威力估計也不會小。
想到就做,林平之拿出一把長劍,用真氣裹住,慢慢的抬起,開始舞動,只是感覺有點吃力,難道是太重了?
又拿出十幾把體型不同長劍,每一把都試了一下,想找出一把合適的,經過一天的試驗,林平之發現有兩把劍,更容易操控一些。
林平之仔細打量著這兩把劍,發現體形并不形同,材質倒是有些類似,而且劍的品質也都比較高,用探測術掃了一下,果然是相同的材質。
林平之回到空間,把所有的藏劍都試了一遍,最后選出了三把劍,有一把先秦時期古劍,一把是倚天劍,還有一把是林平之自己,用珊瑚金打造的長劍。
這三把劍的效果都差不多,最后林平之選擇了珊瑚劍。
珊瑚劍比先秦古劍要鋒利得多,雖然不如倚天劍鋒利,卻比倚天劍要輕了不少,更容易操控一些,關鍵是這種材料,林平之不缺,想打造什么形狀的都可以。
找到適合的長劍,林平之心情大好,用真氣裹著珊瑚劍操練起來,慢慢的越來越熟練,御使長劍在身邊盤旋,著重練習劈,刺,抹三式。
經過一個月的練習,林平之的御劍術,有了明顯的進步,御使長劍可以突破到了三尺以外。
不過林平之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珊瑚劍太長了,旋轉起來很不靈便,要是短一些的話,效果會更好一些。
經過反復的試驗,最后確定了用一尺長的短劍,當作御使的飛劍。這個長度不但旋轉靈活,而且威力也不小,四尺以內可以斬斷碗口粗的木樁,也可以扔出去當暗器用。
林平之確定好了飛劍的長短,重量,以及形狀后,返回空間,開爐練劍。
經過反復的錘煉鍛造,成功打造出了一把一尺長的短劍。
這把短劍完全按照林平之的喜好,設計打造出來的,看著手里的短劍,林平之滿意至極,拿出一把刻刀,在劍身上鐫刻上了‘斬龍’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