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李煜點點頭,不居功,不貪權,難怪李靖能夠青史留名,就沖著他的這份謙遜,就能讓君王信任他了,他看著遠處一眼,說道:“那就是遼水吧!走,我們去看看。讓朕看看遼水。”
“是。”李靖不敢怠慢,讓副將尉遲恭將士兵帶來,自己等人護衛著李煜朝遼水飛奔而去。
遼水雖然進入枯水期,但看上去仍然很寬廣,李煜手執千里鏡,望著對面,曾幾何時,這里有百萬士兵沖鋒陷陣,這里埋葬著無數士兵的枯骨,也不知道有多少的中原漢子流落他方,永遠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這一切都怪誰呢?怪楊廣嗎?楊廣為了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已經丟了江山,丟了性命。
“我們的騎兵已經縱橫百里之遙,從這里到遼東城應該是一路暢通才是,大將軍為何將大營放在西岸,而不是放在東岸呢?”李煜忽然詢問道。
“回陛下的話,大軍在西岸,我們仍然是以騷擾為主,若是放在東岸,就是發起進攻了,當初臣來的時候,陛下曾說過了,這個時候,我們仍然是襲擾,而不是進攻。”李靖趕緊回答道:“而且,東北漫長的冬季即將到來,我們防寒的衣物雖然已經運來了,但進攻還是差了一些。”
李煜點點頭,他知道,這個時候對高句麗動手,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大概除掉這些異族士兵之外,中原的士兵還沒有適應這樣的天氣,就算是有防寒的衣物,打仗的時候,仍然會產生更多的非戰斗減員,從這方面來看,李靖的計劃是正確的。
“陛下,不如讓末將先奪取遼東城,然后再來計較其他的事情,那乙支文德早就被我們嚇的連城門不敢開了,終日縮在城中,不敢出來。我們若是進攻,肯定能夠一戰而勝之。”程咬金哈哈大笑,這段時間是他最舒服的日子,率領大軍沖鋒陷陣,也不知道立下了多少功勞。
“人家可不是不敢出來,而是已經出來了。”李煜的視野中看見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一位老者,穿著魚鱗甲,手中拿著千里鏡,弄不好,就是乙支文德。
李靖等人聽了,也用千里鏡望了過去,他點點頭,說道:“陛下,是乙支文德,看來對方還不死心,這個時候出來了,大概是因為我們的騎兵今日并沒有在遼東城下騷擾他們,所以他們出來看個究竟。真是好大的膽子,也不怕成了我們的俘虜。”
“他們也發現我們了,走吧!等明日,朕去遼東城下看看。”李煜看見對方手上也有千里鏡,想來已經發現了自己,也沒有放在心上,調轉馬頭,轉身就走。
對面的乙支文德的確是發現了李煜,甚至還能猜測到李煜的身份,畢竟能讓李靖護衛左右的卻沒有幾個,也唯獨只有大夏皇帝李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