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瑾已經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李煜盛怒之下,連李景睿都只能呆在一邊,他更是不能說什么了,只能勸慰道:“陛下,韋云起老將軍戰死之后,朝廷追封其功績,蔭其后人,那些戰死的將士們也應該加以撫恤。只有這樣,才能讓天下人看到陛下的仁慈之心。”
“先生所言甚是。”李煜哼了一聲,說道:“傳旨,追封韋云起為三等公,蔭其長子為一等侯。傳旨,停朝三日,至于那些戰死的將士們,按照朝廷規矩來,給予金錢撫恤,其后成年者可以加入羽林,作為御林軍的后備力量,未成年的人,朝廷要撫養至成年,家中有老人者,朝廷要贍養其父母,不能讓將士們寒心。”
“陛下圣明。”范瑾連忙應道。
“陛下,大將軍在外面求見。”高湛小心翼翼的走了進來。
“快,快請大將軍。”李煜雙眼一亮,忍不住迎了出去。在戰爭上的事情,他還是需要詢問李靖。這個人雖然年紀大了,可是在軍事上還是很厲害的。
“陛下。”李靖手上拄著拐杖走了進來,大半年未見,李靖整個人都消瘦了許多,看上去,也好像蒼老了一些,唯獨雙目中閃爍著精光。
“大將軍,這是許敬宗派人送來的奏折,西征大軍失敗了,韋云起連同一萬五千名將士都戰死疆場,這是大夏建國以來,最大的失敗。”李煜指著一邊的奏折,化成了一聲長嘆。
李靖接過奏章看了一眼,才勸說道:“陛下啊,臣認為這件事情是天意,與我等并沒有太大的關系,陛下不必自責。想此事若不是因為西北大地動,讓韋將軍失去了糧草的支援,被迫離開伊吾,想來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煜點點頭,說道:“大將軍說的不錯,韋云起是老將了,自然知道這些道理,想來若不是糧草的緣故,韋云起也不會冒險出城的,最后被李勣所趁。這也是我們在西北的根基不牢,若西北有足夠多的糧草,韋云起也不至于如此。”
“陛下,大將軍,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西北的局勢,畢竟朝廷剛剛遷徙了不少的百姓前往,若是李勣繼續出兵西北,必定會威脅武威等地。軍心民心慌亂,將不利于朝廷對西北的掌控,老百姓知道西北混亂,宛若邊疆一樣,恐怕下一次遷徙百姓不會那么順利的。”
“范閣老這點可以不用擔心,陛下,裴仁基當初是應了韋云起的邀請,前往西北,幫助他平定西北,他身邊還有數萬人馬,這數萬人馬或許擊退不了李勣,但若是說防御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裴仁基也是老將,只要他退回敦煌,李勣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攻克敦煌,所以說,李勣想要東進武威,是不可能的事情。”李靖安慰道。
“沒想到,最后還是依靠裴仁基了。”李煜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誰也不會想到,在最后,韋云起的一個不起眼的動作,居然救了西北。否則的話,李勣的兵馬很快就能殺到武威,李煜的一番努力也將會付之東流,這也是不幸中大幸了。
“那太好了,現在看來西北那些遷徙過去的百姓也已經安家落戶了,過了今年,明年的時候,也可以有些收成,數年之內,西北自給自足應該是可以的。”范瑾臉上露出喜色。他主掌著大夏的財政,大夏有多少錢,多少糧食,他了如指掌,多了西北之地,可以減輕朝廷不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