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面色陰沉,看著面前的蕭瑀,冷笑道:“莫非蕭老大人認為我大夏勇士不是高句麗的對手?是,這些程咬金他們是損失了不少的人手,可敵人損失的更多,不是嗎?”
“陛下,臣萬死也不敢有這樣的念頭。”蕭瑀趕緊說道:“老臣只是認為沒有必要興大兵對付高句麗,高句麗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而已,根本不是我大夏的對手,只要拖下去,我們實行最后一擊,就能解決敵人,既然如何,何必要出動二十萬大軍呢?相反,臣認為這個時候應該對李勣等李唐余孽出手,徹底的解決西北問題,保護西北商道。”
大夏對付高句麗,李煜不是楊廣,高句麗再怎么厲害,也不是大夏的對手,大夏皇帝威震天下,高句麗最后的結局是定下來的,只是蕭瑀認為大夏這個時候應該首先擊敗李勣,派出小股部隊騷擾高句麗,這樣才是最劃算的事情。
“在西北之地打仗,打的是糧草,若是出動二十萬大軍,最后的結果就是朝廷要損失大量的糧草,那個時候,大夏若是在西北耗費大量的時間,不但平定不了西北,甚至還會連累東北的戰局。”李靖忽然出口說道:“陛下,西北的李勣,外無糧草,內無援軍,雖然現在猖狂的很,但實際上,他的兵馬越來越少,我們根本不需要出動大量的兵馬對付他,他就會被自己消滅掉。”
“大將軍此言是何等的荒謬,敵人哪里能自己消滅自己的,李勣此人陰險狡詐,手段十分詭譎,若是不趁現在還沒有發展壯大的時候消滅對方,天長日久,對于我大夏將會產生威脅,雖然遠征西北會有一些困難,但只要消滅了李勣,那就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蕭瑀大聲反駁道。
“陛下,相比較高句麗,臣認為李勣此人更為重要,此人背后尚且有突厥人,在中原,還有武士彟、柴紹為其奔走,對我大夏威脅更大,若是時間長久了,必會生出禍端,臣認為蕭老大人所言甚是,先滅李勣。至于高句麗,根本不需要我大夏出動二十萬人馬,數萬人就可以將其消滅。”韋園成也出言說道。
“陛下,以前陛下決定的騷擾計策,臣認為十分高明,高句麗地域狹小,大量的兵馬聚集在遼東,平壤國都附近居然沒有多少兵力,臣認為可以繼續派出水師騷擾,足以讓高句麗疲于奔命。”這次說話的是獨孤峰。
“陛下,臣贊同蕭老大人的提議。”讓李煜驚訝的是,鄭烈也站了出來支持蕭瑀,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李煜也沒有想到這一點,蕭瑀的一個提議,居然得到了關中、關東世家的支持,這倒有些意思了,他的目光落在崇文殿五大學士身上。
“陛下,連韋云起將軍都死在李勣手中,裴仁基將軍在西北苦苦支撐,由此可見西北局勢,臣認為,我們應該正視西北局面,李勣此人不能給他足夠的發展時間,否則的話,最后必定會有尾大不掉之勢,還請陛下明察。”虞世南率先說話。
李煜也忍不住點點頭,李勣此人的能耐李煜是知道的,普天之下,真正能對付李勣的也只有李靖而已,就算是李煜,也是小心翼翼,索性的是,這次李勣手中兵力沒有多少,否則的話,這個時候西北弄不好已經落入李勣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