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浩浩蕩蕩,除掉皇家衛隊之外,還有各個大臣、世家大族的子弟這個時候也都出現在隊伍之中,這些人都身著勁裝,腰懸長劍,手執長弓,意氣風發。
而朝中的文武大臣也紛紛緊隨其后,一時間旌旗遮天蔽日,彰顯著大夏王朝雄踞天下的氣派,周圍官道上,商旅也好,或者是百姓也好,紛紛躲避在一邊。
馬車之中,楊師道手上拿著一本書,搖搖晃晃,好像看的很仔細。作為楊氏在京師的代表,最主要的不是立下功勛,而是保證朝堂之上有人知道有楊氏就可以了。
“叔父”外面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
“孝青,準備了怎么樣?這次有把握嗎?”楊師道看著自己的侄子,雖然年紀和自己相仿,但性格比自己要張揚的許多。
楊孝青不在意的說道:“陛下演武,自然是要準備一番,至于能不能奪得頭名,那就不知道了,不管怎么樣,盡力而為吧!”
“陛下演武,若是能取得頭名,自然是有賞賜的,現在各大世家都將目光鎖定軍方,陛下雄才大略,不久之后,還會有出征的時候,你若是能取得頭名,自然是有領軍的機會。”楊師道聲音很清澈,看著楊孝青,說道:“到時候,有我楊氏相助,封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叔父,我們難道不應該找皇后娘娘嗎?”楊孝青忍不住說道:“我們楊氏天生就是輔佐秦王的,這個時候皇后娘娘應該為我們說話才是。”
楊師道看了對方一眼,心中暗自搖搖頭,事情哪里有這么簡單,弘農楊氏若真的靠近李景睿,對楊氏或者對李景睿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沒事的時候,多去秦王那里走走。”楊師道指著楊孝青,說道:“陛下對世家多有誤解,認為世家是朝廷的禍害,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秦王身上。”
“是。叔父,小侄知道了。”楊孝青連連點頭,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楊氏這么想的,其他的世家大族也是這么想的。
“行吧,你下去多準備準備,記住了,自己的營帳自己搭建,記住了,前往不能找其他人幫忙。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陛下的掌控之中,誰的表現好,誰的表現差一些,陛下偶讀看在眼中。”楊師道叮囑道:“表現不好,如何領軍上戰場。”
楊孝青聽了恍然大悟,很快就說道:“叔父放心,那些武學弟子雖然不錯,但哪里比得上我們世家子弟,朝廷的兵書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真正的兵法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那些寒門子弟哪里知道這些,他們能讀書識字,都是陛下的恩典了。”
大夏的書籍雖然越來越多,紙張和印刷術的普及,書籍已經不能制約寒門子弟的求學之路。但正是如同楊孝青所說的,核心的書籍仍然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尤其是兵書,更是那些世家大族的生存根本。大夏武學之中所學的,不過是孫子兵法、六韜三略等等兵法,更多的還是將士們在指揮作戰時候的經驗,有些是李靖等人攻陷出來的。
這也是世家大族鄙視武學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些人也是看清楚了,大夏的官員都是從武學或者學院中提拔出來的,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世家子弟也不得不進入武學之中深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