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我們殺了多彌部的首領。”郭孝恪剛剛入城,就得到親衛傳來的消息,多彌部的首領居然死在這里了。
“果真如此?”郭孝恪大喜。
殺了誰,也沒有殺了多彌部首領產生的影響大。
“可惜了,若不是我們不能攻上大非川,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殺入多彌部,徹底解決多彌部,從而窺視吐蕃。”郭孝恪化成了一聲長嘆,這個時候是進攻大非川的最佳時機,吐谷渾還在河州和楊弘禮兜圈子,多彌部損失慘重。
大夏若是能抓住機會,就能一舉攻上大非川,奪取大非川這塊要地。可惜的是,大夏的騎兵目前尚不適應大非川上的氣候。
“大非川,吐蕃。”回到衙門的郭孝恪看著墻壁上的地圖,臉上露出一絲思索來。
大夏皇帝野心勃勃,最喜歡的就是攻城略地,像吐蕃這樣的地方,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而且還想著入侵西北的鄰國,大夏皇帝肯定會注意到的,進攻吐蕃的戰爭,在不久之后肯定會進行的。而自己在這場戰爭中將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郭孝恪也是有野心的,誰不想成為人上人,否則的話,當初他也不會歸順大夏,而是繼續追隨李勣,最起碼還能得到一個忠義之名。為的不就是功名利祿嗎?
“留在大非川,將自己的麾下,和西河騎兵都留在臨羌城,留在大非川,只有留在這里,才有機會,朝廷不久之后肯定會對吐蕃用兵,但朝廷的士兵不一定適應大非川的情況,我若是留在這里,訓練出適合大非川乃至吐蕃的士兵,才是我的任務,派出精銳哨探深入吐蕃境內,打探吐蕃消息,日后征討吐蕃的時候,我必定為先鋒。”郭孝恪瞬間就找到了自己下一步想要做的事情。
他見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形成奏報,先告訴楊弘禮,然后再轉呈天子。
那囊源退回大非川,模樣十分狼狽,他檢點了兵馬,只有萬余人逃了回來,剩下的人要不戰死,要么投降,更多的大概是失蹤。黑夜之中,也不知道已經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留在這里也沒有任何用處,大夏在臨羌城已經布下了重兵,自己再多的人馬撞上去也是必死無疑,還不如撤軍會多彌,掌控實權,請吐蕃人北進,等那個時候,或許還有幾乎再次攻打臨羌城。”那囊源心中十分不甘。
他不知道的是,這是他唯一的一次進入臨羌城的機會,接下來的臨羌城防御將會變的更加森嚴,郭孝恪這個有野心的家伙,已經將吐蕃當做自己的崛起之地,他要在這里刷軍功。
董沙死了,對于那囊源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多彌已經落入那囊族手中。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
“居然撤軍了?”那囊的撤軍出乎郭孝恪的意料,在他看來,那囊雖然戰敗,但畢竟他的國主是死在這里,難道不應該繼續耗下去的嗎?怎么可能撤軍呢?他都做好了鏖戰的準備,沒想到敵人打都不打下,直接撤軍,讓他有力沒地方使喚。
“將軍,楊將軍派人送來書信,準備剿滅吐谷渾,請將軍配合行動。”這天信使傳來楊弘禮的消息,準備剿滅吐谷渾,免得這個可惡的蒼蠅老是出現在自己的附近,讓西北大軍處在不安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