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楊氏上當了,賠錢,受罰這個都是次要的,關鍵是這件事情產生的影響。常年包座,這并沒有什么錯誤,在關中的時候,一些世家大族都經常干這種事情,各大世家也遵守各自的規則,并沒有鬧事,可是現在不一樣,現在是在大夏。
大夏皇帝本身對世家就不怎么喜歡,現在碰到這種事情,肯定認為楊氏專橫霸道。作為楊恭道的手下,知道的更多,楊氏觀王房支持的是趙王,而是秦王,此事一旦發生,秦王一系又怎么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呢?對于秦王來說,弘農楊氏就是背叛。
“該死的竇氏,這件事情對你楊氏有什么好處呢?不當人子。”楊禮腦補一番之后,頓時神情不好了,他掃了劉洎一眼,見劉洎一眼,見劉洎面色冰冷,頓時冷哼了一聲,一個小小的燕京令,居然還敢拿捏弘農楊氏,真是找死。
“告辭。”楊禮連表面上的禮節都懶得做,拱了拱手,就出了縣衙。
“真是好大的膽子。太過猖狂了。”劉洎見一個楊氏下人就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絲毫不將自己放在眼里的模樣,頓時氣的渾身發抖,心中更是暗自決定,給楊氏一個教訓。
竇文回到竇府之后,將事情說了一遍,然后對竇衍說道:“主人,楊氏這個時候必定認為,這件事情是我們竇氏做的局,是不是私下里解釋一二。”
“解釋?為什么解釋,這件事情和我們竇氏有關系嗎?沒有任何和關系。”竇衍忍不住笑道:“他們既然認為這是我們竇氏做的局,那就讓他們這么認為吧!我竇氏已經很久都沒有說話了,這樣會被他人認為我們竇氏已經徹底沒落了。這次就讓世人看看我竇氏的厲害。”
不管是不是,竇氏這次都是不會退縮的,否則下次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世家大族對竇氏下手。
“竇文歸來之后,給他每個月多十枚銀幣。”竇衍摸著胡須說道:“錯有錯著,我們準備對楊氏動手,這次正好為之,不管是觀王房也好,或者是楚王房也好,最起碼,他們都是姓楊的,若是能因此將秦王和趙王都卷進來,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秦王、趙王都是擋在自己前面的,這次能找到機會削弱楊氏的戰斗力是再好不過的事情。而且他相信,在朝中,肯定有其他勢力聲援自己的,弘農楊氏實在是太強大了,壓在這些世家大族的頭頂上,讓人不敢反抗,沒想到,兩個紈绔子弟之間的爭斗,居然幫助自己立下這么大的功勞。
而這個時候,劉洎的判決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燕京城,竇氏輕拿輕放,針對弘農楊氏下手,甚至準備彈劾弘農楊氏,一時間風云激蕩。
劉洎針對的倒是趙王,或者是秦王,朝中大臣們議論紛紛。若是出自公心,自然是無話可說。若這里面有其他的私心,事情就變的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