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這里接到一些消息,吐蕃國主朗日松贊派人傳來消息,他已經派出使節,以尚囊為正使,準備進京朝見陛下。”高士廉從面前奏折之中取出一份,呈送給李煜。
“哦,朗日松贊?”李煜聽說之后,面色一正,將奏折接了過來,說道:“這個朗日松贊怎么樣?對我大夏是什么態度?”
“來的時候,臣曾調閱過吐蕃的資料,這個朗日松贊可是一個厲害人物,從一個部落之主十數年間橫掃整個高原,現在除掉一些零星的抵抗之外,此人已經統一了整個高原。”高士廉顯然對朗日松贊有些好感,接著說道:“更讓臣驚訝的是,這個朗日松贊十分仰慕中原文明,不僅僅自己學習中原語言,連他的兒子松贊干布都必須要學習漢家文明,過往的中原商旅都受到他們的優待。”
“想來這次他們前來覲見陛下,也是因為自身仰慕中原文化,陛下,我大夏威名遠播,實在是一件喜事啊!”虞世南得意的說道:“這都是倚仗陛下威名,才會有今日的結果。”
其他眾人也紛紛點頭,就是岑文本臉上也露出喜悅之色,畢竟這種事情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有的時候,了解自己最深的不是自己人,而是我們的敵人。”李煜忽然搖搖頭說道。
眾人一愣,不明白李煜為什么在這個時候為什么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
岑文本遲疑道:“陛下認為吐蕃對我們另有其他的心思?”這邊對方學習漢家語言,還派人來覲見,可是在李煜口中,對方卻不是什么好東西,甚至還是自己的敵人。
“學習漢家語言,是用來我們交往的,并不是真正的心慕大夏,派人來覲見也未必是真正的臣服于我大夏。”李煜指著一邊的奏折說道:“無論對方是怎么變化,行動可以看出一切,楊弘禮在奏折中不是說在大非川發現了吐蕃的隊伍了嗎?”
“陛下圣明燭照,臣等佩服。”岑文本率先反應過來,驚呼道:“吐蕃人若真的臣服于我大夏,大非川就不應該出現吐蕃人的兵馬。他們的兵馬是在試探我們,甚至在監視我們的。”
經過岑文本的解釋之后,眾人的臉色都不好看,原以為多了一個小弟,現在才發現,恐怕是多了一個對手,而且還是一個強大的敵手。
“若是如此,吐蕃人這次進京覲見陛下就說的過去了,他們這是在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所謂的覲見都是假的。”凌敬忍不住說道:“真是螳臂當車,夜郎自大,小小的吐蕃居然敢挑釁大夏,著實該死。”
在眾人看來,尚囊前來燕京覲見天子,就是一種挑釁,若不是李煜說了出來,眾人肯定會認為吐蕃這是在向大夏臣服,現在看來,這廝就是來窺探虛實的。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陛下,此地距離大非川有數千里之遙,楊弘禮大將軍做什么,我們并不知道,臣的意思,先打一場,將吐蕃人打疼了再說,看他是不是還這么囂張。”范瑾忍不住說道。
不管對方是什么心思,現在敢挑釁大夏,那就先打一場,打過了之后,再做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