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曇宗率領西南行營兵馬前往汶山郡,若吐蕃仍然屯兵松州,我們就駐扎在汶山郡,若突厥人已經離開了,就守衛松州。”岑文本想了想,說道:“若我是吐蕃人,進攻松州不過是用來震懾我們的,朗日松贊想要憑借吐蕃進攻巴蜀,那是不可能的。”
“他想用武力來跟我們談條件?真是笑話。”虞世南勃然大怒,大聲說道:“他們這是癡心妄想,我大夏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寧可不西征了,也要將吐蕃給滅了。”虞世南雖然年紀大了,一向以讀書人自詡,但這個時候涉及到根本,也是氣的雙目中閃爍著怒火。
“想要和親是不可能的,吐蕃人進攻巴蜀,是自找苦吃,巴蜀之地,最適合就是防守,岑某擔心的是他們會進入大非川,加入西北大戰中。”岑文本面色凝重。
十幾萬吐蕃大軍,和當初的吐谷渾不一樣,十幾萬人馬殺入其中,足以改變戰場上的局勢,或許最后大夏會取得勝利,可那也是慘勝。
“西北戰爭時間不能長了,一旦長了,朝廷恐怕支撐不住。”范瑾遲疑道。
他沒有說的仔細,當初前朝為什么會失敗,就是因為東征的時間太長,三次東征,加上世家在內部搗亂,最后就導致了大隋的滅亡。
歷朝歷代,涉及到西北戰爭,都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東漢時候,就是大汗帝國在西北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損失了無數精兵和錢糧,導致了東漢的滅亡。
這一次也是一樣,有吐蕃人加入,加上李勣指揮的突厥兵馬,若是處理不當,可以將大夏拖在西北數年之久,那個時候,大夏也會成為第二個漢朝,或者是前隋。
“如何解決?吐蕃人現在正在等著呢?哼,相信不久之后,使團將會進京,朝廷必須要做出選擇。”虞世南不滿的說道:“難道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一個松州并不算什么,我擔心的是西征大業。”
“虞大人難道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岑文本平靜的望著虞世南。
虞世南嘴巴張了張,最后才說道:“這件事情我們做不了主,要是按照虞某的意見,先拖住此事,大不了給錢就是了,先將千余人贖回來,畢竟那也是大夏的子民。”
“求和是不可能的事情,陛下是不會答應,滿朝文武也不會答應的,下官認為,開戰,命令曇宗率領西南行營,強行進攻吐蕃。”范瑾面色冰冷,雙目中殺機閃爍,冷笑道:“我大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一個人換一個吐蕃人不行,就兩個、三個人換,他吐蕃有多少人能支撐這樣的消耗?”
“還是那句話,做好兩手準備,第一將此事報與陛下,請陛下決定,第二,讓曇宗領軍前往,擋住吐蕃兵鋒,第三,準備好錢財,等吐蕃的使者進京。”岑文本最后拍板。涉及到和親,就是岑文本也不能做出決斷。
他在想著李煜碰到這件事情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