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倚仗我等之力,還是差了一些,還需要陛下做出決定。陛下神勇,雄才大略,虎視四方,才有了我大夏的盛世,吐蕃不過是一個跳梁小丑,只要陛下率領王師一到,必定會將其殲滅,為松州百姓報仇。”一個面色俊朗的讀書人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賀蘭兄,你說的簡單,不要忘記了,陛下這個時候已經率領十幾萬大軍西征突厥了。這個時候改道西南,進攻吐蕃,浪費糧草不說,還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又一個白衣書生站起身來,搖搖頭說道。
“是啊!一個是西北,一個在西南,陛下的兵馬跨越這么遠的距離進攻吐蕃,太不劃算了。”有人點點頭,很贊同對方的觀點。
“蕭兄,君為輕,民最重。我大夏皇帝愛民如子,這個時候,松州百姓慘遭屠戮,難道陛下不應該先為百姓們報仇嗎?”賀蘭越石環顧左右,大聲說道:“諸位,陛下雄心萬丈,遠征西域,就是想將西域納入大夏的版圖之中,只是連自己的子民都不能保護,卻去入侵他國,這可不符合陛下的為人啊!”
“胡說,陛下是何等偉大,之所以沒有征討吐蕃,那是因為這件事情陛下根本不知道。不然的話,陛下豈會舍棄仇敵,而西征突厥?”蕭時大聲反駁道。
“這個自然,陛下若是知道了,肯定是不會放過吐蕃人的,哎,我等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不然的話,我等也應該仗劍入吐蕃,斬殺朗日松贊這個惡賊,為松州百姓報仇。”賀蘭越石大聲說道。
周圍的讀書人聽了之后,也紛紛點頭,吐蕃的強大,他們并沒有放在心上,只是沖鋒陷陣,斬殺強敵,或者羽扇綸巾,運籌帷幄,這樣的事情,讀書人還是很想做到的。
“哼,朝廷肯定會征討吐蕃的,陛下愛民如子,豈會放任吐蕃惡賊如此行徑?”蕭時捏緊了拳頭,大聲說道:“我們應該相信陛下,相信朝廷。”
“話雖然如此,但現在陛下西征,所有的糧草都已經向西北而去,這個時候南下,顯然是強人所難了。”賀蘭越石嘆息道:“可惜了,我等是讀書人,并不是朝中大臣,改變不了陛下的決定,就算陛下強行西征,我等也沒有任何辦法。”
“西征不過是開疆擴土,而進攻吐蕃,乃是保家衛國,看看松州死去的百姓,陛下就應該率領大軍南下,先解決了吐蕃人,反正突厥人還在那里,明年再行征討也是可以的。”蕭時大聲說道:“諸位,我準備上書崇文殿,請陛下改道征討吐蕃人,不知道諸位可有膽略附議簽名的。”
“這是名留青史的好事,豈能讓蕭兄一個人得到,我愿緊隨其后。”賀蘭越石聽了大聲說道:“我輩讀書人不僅僅要效忠君王,勤于王事,更應該為民做主,想到松州百姓,我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什么不好的呢?加我一個。”
“加我一個。”很快人群之中,就有大聲喊了起來,讀書人講究的是名,賀蘭越石和蕭時兩人用的就是名,在名聲面前,任何讀書人都沒有任何抵擋能力。
有了第一個人,就有了第二個人,而另外一邊蕭時也是一個厲害人物,當場就手書了一份文章,賀蘭越石等人紛紛在后面簽上自己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