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的話,鳳衛接到的消息也是如此。從高昌傳來的消息,李勣一心訓練兵馬,并且從其中遴選出精銳兵馬,另外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兵馬,被命名為高昌武卒,兵馬有五萬人之多。”向伯玉得到的消息更加全面。
“五萬人的精銳,這是從高昌十八萬人當中選出來的吧!十八萬人當中只選出了五萬人,看樣子,李勣對這個高昌武卒還是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了。”李煜也很驚訝。
十八萬人浩浩蕩蕩,李勣只是選取了五萬人,足見這五萬人的精銳程度,想來也是,若不精銳,恐怕也不會被李勣看中。
“這么說,另外的十三萬人,實際上是被李勣給拋棄了?”凌敬狐疑道:“你們看到李勣是如何處置剩下來的十三萬人的嗎?”
“也在訓練。”向伯玉搖搖頭,說道:“到底是十幾萬人馬,一起沖上來,也夠我們吃一壺的了,李勣是不可能放棄這么多人馬的。”
“凌先生是認為李勣有其他的陰謀詭計?”李煜卻理解了凌敬言語中的意思。
“臣的確是有這個想法,但沒有十足的證據,也不知道李勣為什么會這么做?”凌敬皺著眉頭,說道:“或許是因為高昌兵馬是一團散沙,不是我大夏的對手,李勣從其中選出精銳,就是準備在戰場上,擁有一支能夠抵擋我們的大軍。”
“陛下,李勣此人陰險狡詐,臣認為這件事情未必像表面那樣簡單。此人做事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這次練兵,臣看也是為了自己。”長孫無忌卻反駁道。
“自然是為了他自己,若不能訓練出精兵,如何能抵擋我們的進攻,如何能擊敗我們。”凌敬有些不舒服了。
“凌大人,下官所說的為了自己,可不是為了這場戰爭。他在伊吾練兵,看上去是為了抵擋我們的進攻,但為何不修葺城墻呢?難道,憑借他的十幾萬人馬,能擋住我們的進攻?”長孫無忌搖搖頭。
“不錯,他若是真的想在伊吾擋住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葺城墻,既然沒有修葺城墻,那就說明,他真正目的戰場不在伊吾。”裴仁基也恍然大悟。
“那這五萬大軍?”凌敬這個時候也察覺到其中的怪異。
“他不是為了高昌,也不是為了這場戰爭,而是想將這五萬人收為己有,將另外十三萬大軍放置在伊吾,用來拖延我們的行軍速度,他心中的戰場,從來就不是伊吾,而是在高昌。”李煜恍然大悟,說道:“我們要擊敗十三萬大軍,也要損失一些人馬,而他借機得五萬精銳,返回高昌,而這個時候高昌兵馬盡數掌握在他手中,麴文泰也沒有任何辦法。”
“難怪李勣明知道伊吾空懸在外,糧道漫長,他還是率領親兵跟隨高昌兵馬進入伊吾,不是為了真的在伊吾抵擋我軍,而是為了選取其中的精銳,為他所用。”許敬宗拍手說道。
“此人狡猾。”李煜呼吸了一口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