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裴仁基看著眼前的情報,嘴巴張的老大,高昌兵馬居然朝敦煌殺來,這是要攻破敦煌的節奏,只是敦煌兵馬近二十萬人,高昌人哪里來的自信,居然敢來進攻敦煌。
“這個高昌大將軍譚威是什么貨色,誰給的膽子居然來進攻敦煌?”許敬宗忍不住詢問道。
“這里面恐怕是有緣故,他遠離伊吾也就算了,現在連兵馬都比我們少,為何有膽略來進攻我們?”凌敬搖搖頭,說道:“本官猜測,他是不知道我敦煌的虛實。他若是知道我們的虛實,就不會出兵的。”
“為何會如此?”裴仁基忍不住詢問道。
“那就要問問我們的對手了,別人不知道,李勣肯定是知道的,可就是如此,他并沒有阻攔高昌兵馬前來進犯,要么,他是另有詭計對付我們,要么,就是為了他自己。他想借我們的力量,擊潰高昌兵馬。”凌敬摸著胡須說道:“我還是傾向于后者。”
“閣老所言甚是,李勣身邊還有玄甲衛,他是不可能不知道敦煌的力量,可就是如此,他還是讓高昌兵馬前來,顯然是要對付高昌兵馬,而我們想要應對這十幾萬大軍,也必定會損失不少的力量,這樣最后便宜了李勣。”許敬宗想了想,說道:“閣老,李勣會不會在等我們和高昌兩敗俱傷之后,再來和我們廝殺。以逸待勞,勝算要大的多。”
凌敬搖搖頭,說道:“李勣是一個聰明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絕對不會做的,我們根據敵人的內部傳來的消息,李勣實際上是反對出兵伊吾的,只有高昌王麴文泰做出了決定,讓譚威率領高昌兵馬進駐伊吾,李勣擔心十幾萬大軍的安全,才不得已率領本部兵馬跟到了伊吾。”
“西北大帳講究的是糧道,無論是我們大夏也好,或者是突厥高昌也好,都是如此,他們的兵馬若是在高昌,那消耗的糧草就很少,而我們相對來說,會消耗大量的糧草。”許敬宗搖搖頭。
“那事情就很簡單了,李勣明知道這個道理,在伊吾尚且消耗大量的糧草,現在更是同意譚威率領高昌兵馬來敦煌,這是為什么?”裴仁基嘿嘿笑了起來,說道:“李勣這是想借我們的手,消滅高昌人馬。自己就有理由撤回高昌境內。”
“他是想讓我們和高昌,乃至身后的突厥人決一死戰。”凌敬冷哼道:“一旦我們擊敗了十幾萬高昌兵馬之后,突厥牙帳就會擔心局面,最后,統葉戶會親自率領大軍殺來的。這或許就是李勣的真正目的。”
“他這是在禍水東引,自己不是我大夏的對手,提前讓突厥人入局,然后聯手突厥人對付我們。”許敬宗勃然大怒。
“這么說,我們還只能將這十幾萬大軍留在城下,避免突厥人過早卷入大戰之中,等候陛下的到來?”裴仁基忍不住苦笑道。
敵人就在面前,自己卻不能將其擊殺,這是一件很郁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