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明日散朝之后,臣就不來了,你現在去見皇后娘娘,明日趁著世人都將目光落在趙王身上的時候,你盡快去長安見陛下。”岑文本吩咐道。
“這個自然。”李景睿連忙說道。
第二天一早,景陽鐘聲響起,這次進入大殿的人更多,臉上也都露出一絲復雜之色,他們望著丹陛上的李景睿,這樣的一個皇子,當初眾人都很看好對方,但一場遭遇之后,馬上就要打落塵埃了。
而韋園成、竇誕等人臉上也露出復雜之色,甚至眾人身上都露出無限的斗志,眾人都知道監國之位,就要初夏新的變化。
他高士廉能夠推舉新的監國人選,眾人為什么不行呢?趙王可以,唐王、周王等等,都可以是最佳人選,不一定是趙王啊!
“京中謠言四起,高閣老的書信還沒有到,京中就有消息傳來了,不錯,高閣老已經做了決定,認為秦王在監國期間,有悖朝廷律法,不適合當這個監國。既然有三位閣老都已經同意了,那秦王,你現在就不是監國了。”楊若曦聲音冰冷,面無表情,好像說的不過是簡單的事情一樣,讓人嘖嘖稱奇。
“兒臣遵旨。”李景睿風輕云淡,他的目光掃向眾人,嘴角上揚,說不出的詭異。
他施洋洋的下了丹陛,老老實實的站在群臣之首,面色平靜。絲毫沒有受到剛才決定的影響,讓人嘖嘖稱奇。
“第二件事情,高閣老推舉趙王為監國,諸位臣工,可有什么看法?”楊若曦的聲音空靈,讓人摸不著對方的想法。
“娘娘,臣認為高閣老做的不對。”竇誕大聲說道:“論賢,當以周王,論長當是唐王,論嫡,除掉秦王之外,娘娘上有子嗣,怎么著,也輪不到趙王。”
“竇大人,秦王陰謀篡位,私造龍袍,周王的嫌疑仍在其中,自然是不做考慮,唐王遠在西域,不能及時回到燕京,如何能監國,至于娘娘嫡子,年紀太小,更是不能監國,綜合考慮,唯有趙王,才是最合適的人選。”楊師道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
一如既往的,他仍然是力挺趙王。
周圍的幾個大臣聽了之后紛紛點頭,也認為楊師道說的有道理。
排在諸王第二位的李景智聽了臉上頓時露出得意之色。
“娘娘,臣身子不適,還請退朝休養。”李景睿忽然咳嗽了一聲。
“既然秦王身子骨不好,那就回去休息吧!”楊若曦聲音傳來。
朝野上下頓時望著面前俊朗的年輕人,或是惋惜,或是不屑,或是不甘等等,但這一切,都阻擋不了李景睿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