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誕面色一緊,這件事情在竇氏內部知道的人也沒多少,魏徵這個匹夫是如何知道的,他小心翼翼的看著上面的李煜一眼,此事可大可小,關鍵就看對方是怎么處決此事了。
“陛下,這只是湊巧而已,當初李妃娘娘鳳體欠安,思子心切,臣等想著西北戰局雖然重要,但唐王并不會親臨戰場,只是坐鎮后方而已,請唐王回來一趟,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所以才會冒昧寫信給唐王,請唐王歸來,至于碰見秦王之事,臣等哪里能知道?”竇誕趕緊解釋道。
“真的會這么湊巧?”魏徵冷冷的望著竇誕。
“自然是湊巧了,魏大人既然知道此事,那應該知道,下官寫信在前,秦王之事在后,按照魏大人的說法,難道下官能預知秦王之事一樣,那下官就是神算子了。”竇誕不緊不慢的辯解道。
魏徵聽了頓時無話可說了,竇誕說的有道理,親王之事發生的太快,誰也沒有想到這點,說竇誕能猜到秦王即將出事,那也是天方夜譚。
“唐王以國事為重,不錯。”李煜目光閃爍,說道:“著賞千金。”說完之后看了一眼高湛。
高湛半響之后,才點點頭,說道:“魏卿忠君愛國,著賞鎮紙一對。”
“謝陛下賞賜。”魏徵不緊不慢的返回自己的位置,看都不看一下竇誕,氣的竇誕對魏徵怒目而視,偏偏又沒有辦法,誰讓人家是御史,只要聽到什么事情,就可以直接找你的麻煩。
“陛下,雖然歷練諸王有利于大夏江山傳承,但臣認為,皇子只要了解如何治國,如何行軍打仗,就算是親臨戰場,也是點到即止,畢竟不是每個皇子都如同陛下一般的勇猛,唐王出征在外,已經有一年的時間,臣認為歷練的差不多了,應該還朝,坐鎮京師才是。”竇誕現在還后悔,當初若是李景隆在燕京,哪里有李景智什么事情。
他看著丹陛之上的李景智,心中生出一絲后悔來。這個位置原本應該屬于唐王的,李景智何德何能,能呆在那個位置上。
“皇子乃是江山之根本,陛下,臣認為竇大人所言甚是,臣聽說唐王在邊疆也立下了不少戰功,在諸位皇子之中,無人能做到這一點。”杜淹忽然說道。
眾人看著杜淹,這個時候,杜淹冒出來干什么,而且目標直指皇子,在諸多皇子之中,是只有唐王上過戰場的,但作為一個刑部尚書,說出這樣的話來,就有些意思了,這將眼前的趙王放在什么地方?
“諸位皇子,都是大夏的棟梁之才,無論是唐王也好,或者是趙王也好,都為大夏做過貢獻。只是表現的方式不一樣而已。”站在朱紫之末的楊師道淡淡的看了杜淹一眼,眉宇深處多了一絲厭惡。
這廝什么時候和竇氏聯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