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響之后,王珪就一臉輕松的走了進來,手上捧著一疊文書,一臉的苦笑,將文書遞給李景琮,說道:“殿下,肖文已經招了,戶部像這樣的人最起碼還有四人,而且,都是肖文熟悉。這是他們的身份明細。”
“嘿嘿,果然都是歷陽人、江都人,這就是傳說中的歷陽幫,江都幫了?”李景桓忍不住冷笑道:“你才出去多長時間,就將這些人都招出來,這樣的人要是被敵人俘虜了,恐怕也是一群無用之人,敵人稍微恐嚇一番,就會將我大夏的機密說出來。”
“殿下,這些人自以為當初為我大夏立下了功勛,就算是臣去了,他也沒有放在心上。”王珪搖搖頭,說道:“陛下知道這些人沒太多的本事,但當年也的確支撐大夏朝廷的運轉,比如這個王潤生的,當年就是將自己的兒子送入軍中,最后死在戰場上。”
“當年的事情我也是知道的,父皇基業初建,江山隨時都有顛覆的危險,歷陽、江都的百姓支援甚多,不少朝中的官員都是如此,這才有了今日的大夏。”李景琮連連點頭。
“所以這些人一般做了錯事,陛下也是聽之任之,不會過于苛刻。”王珪看了李景琮一眼,說道:“殿下,臣認為有些人可以針對,但有些人還是盡量保全。”
“這件事情我知道了,不過,還是那句話,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就不能改變了,王大人以為呢?既然犯了事情,就要接受懲罰,按照程序來吧!先由御史彈劾,然后大理寺發文,抓捕歸案,至于以后該怎么辦,那就是父皇的事情對嗎?”李景琮看著一邊王珪說道。
王珪聽了心中苦笑,連忙應了下來,等退下去之后,心中才是一陣駭然,這些皇子們果然是不講情面的,就算是立下了戰功,照樣被拉了下來。
御史臺,魏徵看著王珪送來的文書,隨手丟給蕭瑀說道:“我們這些齊王殿下可是好氣魄啊,一口氣要參五個人。”
“就是最近市面上說的歷陽幫、江都幫,這些人早就應該處置了,齊王殿下倒是好手段。”蕭瑀笑呵呵的說道,顯然對李景琮的決定還是很贊賞的。
“就是不知道陛下那邊會怎么處置這件事情。”魏徵看著上面的名字,苦笑道:“陛下仁慈,這些年引而不發,就是因為這些人立下的功勞。”
“功勞歸功勞,可是不能因為立下了功勞,而忘掉了朝廷的法律,我倒是認為齊王殿下做得對,看看,周王殿下,明明知道這件事情,可就是裝作不知道,這怎么能行呢?”蕭瑀大聲說道。
魏徵深深的看了蕭瑀一眼,蕭瑀這句話透露著許多的信息,可是魏徵在心里面也在贊同蕭瑀的話,李景桓治理天下,對臣子們實在是太好了,這些人都是犯了錯誤的,可是李景桓卻當著不知道,甚至還派人打招呼,若是以后大夏交到這種人手中,恐怕吏治崩壞,貪官污吏也不知道有多少。
想到這里,魏徵頓時明白這些文書的作用,這些文書不僅僅是做給天下人看的,更重要的是給皇帝看的。讓皇帝明白,李景桓的一套,在治理天下的過程中將會出現錯誤,而且這種錯誤將會危機江山社稷。
“這些皇子?”魏徵提起筆在文書上寫了幾個字,然后交給一邊的書辦,說道:“安排我們的人,開始上書彈劾吧!”
他做出決定,不是為了符合唐王、齊王的決定,也不是和周王作對,就是為了大夏法律的威嚴,不管是誰,只要是犯了錯誤,那就要受到處罰,哪怕是立下了功勞也是如此。
至于皇子之間的爭斗,他魏徵會在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