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撤軍。”李勣略加思索,又說道:“敵人現在占據南山要塞,兵馬比較多,我們進攻南山,并沒有多少優勢,所以只能撤出戰場,吸引敵人來追擊。”
“大將軍好計策。”祿東贊聽了之后,忍不住雙眼一亮,大聲說道:“只要敵人追上來,那勝利就是屬于我們。”
“若敵人不追上來呢?”松贊干布身邊大將昂日大聲反駁道。其他的吐蕃將軍們臉上也露出不屑之色,這些家伙可是知道,松贊干布十分重視李勣,甚至等到李勣返回邏些之后,對方就是吐蕃的大將軍,統領吐蕃所有的兵馬。心中不服氣是很正常的。
“打仗哪里有絕對的把握,大將軍說的有道理,既然現在我們現在不能解決眼前的敵人,那么就撤出來,讓敵人來進攻。”祿東贊卻很贊同李勣的觀點。
“贊普,臣也認為懋功的計策很正確,論攻打城池,這并不是我們所擅長的,但若是在野外廝殺,臣相信,我們的吐蕃的勇士,肯定能擊敗敵人。”柴紹連忙說道:“就算敵人不追上來,那我們將整個女國搬空,就在南山要塞前面建立一個新的要塞,徹底的占據整個女國,這個不是我們想要的嗎?”
“那就撤軍。”松贊干布連連點頭,他現在十分慶幸,幸虧來迎接李勣,看看李勣果然不同凡響,想出的計策就不是別人能夠想到的。
他想到自己甚至可以憑借這次,攻入大夏西北,當下就決定按照李勣的計策行事。
第二天的時候,松贊干布和阿羅那順商議一番之后,就開始撤軍,為了迷惑大夏,吐蕃和戒日王朝兩支人馬,相互掩護,交叉撤軍。
“居然撤軍了?”郭孝恪看著手中的情報,忍不住說道:“玄策,你說松贊干布那小子想干什么,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撤軍?”
“或許是因為發現南山要塞難以攻克,所以撤軍了。”王玄策放下手中的千里鏡,想了想說道:“畢竟我們的兵馬眾多,城高池深,想要進攻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才會撤軍。”
“那我們是追還是不追?”郭孝恪臉上露出一絲遲疑,說道:“這樣的好機會,若是丟失了,十分可惜。玄策,你也知道,敵人背后就是扎曲,扎曲上并沒有橋梁,想要渡過扎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若是趁機追擊,或許就能將對方逼入扎曲,活活的淹死他們。”
“若敵人故意撤軍,引誘我們上當該怎么辦?”王玄策有些懷疑,他望著對面的大營,說道:“將軍,我們現在依靠南山要塞,敵人想要攻打我們十分困難,但我們一旦出了南山要塞,在野外遭遇敵人,就不見得能夠取得勝利了。”
“可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放對方離開,著實不甘啊!”郭孝恪感到惋惜,他也察覺到這一點,畢竟南山要塞的兵馬都是來自四面八方,能夠堅守關隘已經很不錯了,若是強行進攻,最后的結果是什么,還真的不好說。
“是很不甘,我們鼓搗出這么大的動作,甚至還征召了回鶻兵馬,加上沿途來的兵馬,最起碼有四五萬人,都是大夏勇士,這樣的兵馬,最后只能看著敵人撤走,很郁悶。”王玄策也很苦惱。
原以為對方會和自己展開廝殺,沒想到對方十分干脆的撤軍了,放下了到手的利益,這下尷尬的就是郭孝恪和王玄策兩人。
“你不說我都差點忘記了,現在敵人退走了,還有大量的勇士陸續朝南山要塞而來,韋思言這個時候恐怕已經率領回鶻騎兵在來的路上了。”郭孝恪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臉色頓時變了模樣了。
自己是很因為敵人兵馬眾多,所以才會征召各部精銳,現在猛然之間,敵人不打了,想逃走了,就與事實不符合了,這下作為征召兵馬的郭孝恪就不妙了。
征召兵馬,損耗的是大夏的威望,這次征兵成功,可是那些勇士們沒有得到好處,下次呢?這些人還會來嗎?
失信于各部精兵,讓這些勇士們空跑一趟,還不能立下軍功;失信于朝廷,不需要征兵,你征兵干什么?難道你后其他的念頭嗎?
一時間,兩人發現,現在變成自己騎虎難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