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此舉看似泄憤、示威,給了皇帝一點顏色,但其實已經在無意中透露出袁紹已經開始對身邊人有所懷疑。朝廷聯系河北豪強的人員也不只張超一個,只要在袁紹已有的疑心上添一把火,就足以使其內部瓦解。
“古來天子出師,沒有不講究堂堂正正的,用間、勸降,臣以為皆是微末小計,成與不成,無關大局。”相比起來,荀攸并不在意張郃究竟是什么態度,無論在什么時候,人心都是靠不住了,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才是實力,于是他認真的說道“陛下既要以正得天下,就要以正敗袁氏諸逆賊,讓天下人心服。”
皇帝正色道“荀君說的極是,袁紹越是向我露出爪牙,就說明他越是心虛,此時東征的戰機也正是時候想借此機會挑起朝議,將禍水東引至韓遂頭上,我偏不能讓他如愿。”
荀攸從席上站了起來,對皇帝拱手說道“今三軍齊備,將士奮發,只待詔旨一下,指日可抵關東。四五年休養生息,漢室興復,全在此一役”
皇帝也是很高興,這么多年的籌備,終于能有天讓他一擊破敵,統一天下,再續盛世,這是何等的偉業。當初高皇帝得天下用了七年,光武皇帝得天下用了十二年,自己用的時間或許會更短。
二十歲不到就將手握天下權柄,盡管皇帝的心理年齡夠大,也足以讓他欣喜。
朝廷出征關東幾乎已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了,差的只是一份詔書與檄文,所有人都在為此忙碌著,甚至沒有功夫去關心東西市丟的是誰的首級。
在掖庭之中,伏壽近來也忙個不停,她聽人說戰事一開,少則月,多則三四年。為了讓皇帝穿得好,也是為了給自己找事做,伏壽親手拿起針線,為皇帝趕制衣裳。人手不夠,她便叫上左右趙氏、鄒氏等宮人采女一起,有時宋都百無聊賴過來,也會被伏壽拉上。
“是這么縫的”宋都拿起一塊半成品給伏壽看。
鄒氏等人見了,皆嗤嗤的笑了起來。
伏壽也頗無奈的接過,熟練的拆了針線動手去改,一邊細心的教著。宋都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時不時地點個頭,打個哈欠。她對女工實在不感興趣,有這個時間,倒不如去蕩秋千,早知道就不來這里邀伏壽一起了,不然也就不會被她拉著做女工。
伏壽看她心不在焉的樣子,也不生氣,只停下了手頭上的活計,笑著說道“你現在不學,等以后有了孩子,難道貼身衣物要讓旁人給織就不成”
“為何不能呢”宋都隨口說道,緊接著反應過來,臉色通紅“你笑話我”
伏壽笑著否認道“我可沒有笑你。”
皇帝近來對后妃時有招幸,其中最頻繁的還是董皇后與宋都,聽說皇后已經被臨幸過了,伏壽想著,以宋都的寵遇,臨幸早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她幾次見宋都都想開口去問,可這房中之事每到了嘴邊,卻又總是說不出口,如今旁敲側擊,伏壽見宋都的神色,自謂是發現了端倪,證實了猜測,心里頭卻不見喜悅,反倒有些失落。
有些事情,或許等到最后才是好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