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兩位叔母都十分賢惠,知道項康落水受傷出不了門弄不到吃食,每天都準時給項康送來吃食,不管再怎么粗糙簡陋也沒讓項康這個族侄餓著。同時項家子弟也很講親情,在外面弄到點什么象樣的吃食,或者打到點什么野味,也沒忘了給項康留下一份送來,努力盡到了做為同宗兄弟的責任,項康這才總算是沒被餓死凍死在這個時代。
這不,又過得七八天后,叔母送來晚飯剛走,十來個項家兄弟就一起再次來到了項康的房中,不但帶來了幾甕小米酒,還帶來了一塊在這個時代無比寶貴的老牛肉,要和身體已經大好的項康一起享用。天天吃小米素菜,嘴里早就淡出鳥來的項康見了大喜,趕緊邀請同宗兄弟們坐下,圍著地灶一起烤肉喝酒。
項家兄弟帶來的牛肉是病死的老牛肉,干巴巴的已經和后世的牛肉干相差無幾,炙烤后調味的蘸醬也帶著怪味,但是已經十來天沒有見到肉腥的項康卻吃得很香,項家兄弟更是個個如狼似虎,一邊大口喝酒一邊大口吃肉,食相有如一群餓死鬼投胎。狼吞虎咽間,年齡和輩分都最小的項它還含糊不清的說道:“還是肉最好吃,如果能天天吃肉就好了,不管豬肉牛肉羊肉都行。”
“大父(祖父)還在的時候,我們家倒是天天吃肉。”已經二十有一的項莊接過話頭,說道:“我到現在還記得,大父在的時候,我們家就是天天吃肉,豬肉雞肉天天吃,羊肉、牛肉、雁肉(天鵝肉)和鵪鶉肉經常吃,魚肉花樣更是多得數都數不過來,有的時候還能吃上熊掌。”
“熊掌我也吃過。”和項莊同年的項悍搶著說道:“又軟又糯,羹(湯汁)鮮得簡直可以把人的舌頭都化掉。”
項莊點頭,承認自己記憶中的熊掌味道也是這樣,結果還不到十七歲的項燕曾孫項它一聽糊涂了,疑惑說道:“我們小的時候,吃過那么多好東西嗎?我怎么一點都不記得了?”
“那時候你還不到兩歲,當然記不得了。”項莊指出原因,又感嘆道:“如果大父和楚國還在就好了,我們那用得著住這種破地方,吃這樣的豬狗食?”
房間里的氣氛突然變得有些壓抑,童年時代都經歷過一段錦衣玉食美好時光的項家子弟不再嬉笑打鬧,人人面露懷念之色,項冠還十分遺憾的說道:“只可惜長大父在蘄縣那一仗打輸了,否則他也不會死,我們楚國也不會亡。”
房間里的氣氛更加壓抑,項家眾子弟想起親人故國,不由更無言語,房中也變得安靜異常。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突然響起,語氣有些懶散的說道:“誰說我們楚國亡了?楚國的朝廷是不在了,可千千萬萬的楚人還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能夠說出這句話的當然是項康,說這話的原因也很簡單——閑得無聊順口復述一句歷史名言。可歷史稀爛,項康卻并不知道這句話還沒有出現,所以項家兄弟聽了以后不但面面相覷,還紛紛向項康問道:“項康,你說什么?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什么意思?”
話已出口沒法收回,項康只能是又說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楚國只剩到三個氏族或者三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將來結束秦王暴政的,拯救天下萬民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必然是我們楚國人!”
“為什么一定是我們楚國人?就不能是其他六國的人?”項悍疑惑的問,其他項家兄弟也紛紛跟著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