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路更險。”宋義說道:“就是大王你當機立斷,一邊堅決駁回項康的奏請,一邊強行任命大王你信得過的人出任上將軍,直接接管項梁留下來的軍隊,然后再以君臣大義的名分,迫使項康臣服,然后再徐徐削弱他的兵權,最終徹底收回。”
“這個辦法十分冒險,不過一旦成功,大王你就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楚國之主。”宋義又解釋道:“還有,項康手中的兵馬雖多,但是他如果公然與大王你翻臉開戰,肯定是名不正言不順,師出無名,楚地軍民不會支持他,關外五國的君王也肯定不會同意他這么做,另外暴秦軍隊也肯定會趁火打劫,項康小兒又生性謹慎,不會不掂量這個后果。所以此事雖險,卻未必沒有成功的可能。”
熊心仔細琢磨,過了許久才說道:“這個險或許值得一冒,但是寡人如果強行任命大將軍掌兵,項氏家族肯定不服,一旦鬧騰了起來,內有項家隱患,外有項康的豺狼之師,寡人只怕性命休矣。”
“大王如果敢下定這個決心,項家的隱患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宋義沉聲說道:“現今項梁留下的軍隊都在城外駐扎,項氏全家卻在城內居住,宮廷衛隊是由陳嬰控制,倘若大王愿意,只需秘密召見陳嬰,許以高官厚祿勸說他支持我們行事。然后大王就可以借著朝會的機會動手,一邊讓陳嬰封鎖宮廷,調遣他在城外的軍隊進城接管城防,一邊讓大王你任命的大將軍出城接管軍隊,武力逼迫項氏家族做出讓步,然后大事就有希望成功!”
熊心緊咬著牙齒不說話,過了許久之后,熊心才下定決心,突然開口說道:“這個險值得一冒,與其做名不副實的周天子,被亂臣賊子誅殺的晉靜公,倒還不如奮起一搏,和項氏逆臣拼一個魚死網破!”
見熊心下定決心,近來已經和老項家結下了不少仇怨的宋義也不猶豫,馬上就說道:“大王,那事不宜遲,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微臣建議你盡快召見陳嬰,與他商量大事。”
熊心點頭,立即派遣心腹密使出宮,前往陳嬰在彭城的住所傳詔,宣詔之前親自率軍護送自己前來彭城的陳嬰秘密入宮,準備當面和他商量發起政變的機密大事。
熊心和宋義之所以敢把政變奪權的希望寄托在楚軍大將陳嬰身上,原因當然是陳嬰的政治立場比較傾向于楚國王室,既不是老項家的死黨,又在項康和項梁掌權時都沒有得到重用,甚至還在很長時間里屈居于泥腿子亭長馮仲之下,項梁陣亡的消息傳到盱臺后,陳嬰毫不猶豫的親自率軍護送熊心北上彭城控制大局,實際上也就是陳嬰支持楚國王室的鐵證。所以在熊心找借口收回兵權時,故意遺忘了編制并非楚軍主力的陳嬰軍隊,讓陳嬰繼續統領本部軍隊,這會也敢找陳嬰支持自己發起政變。
但是很可惜,熊心和宋義卻嚴重低估了陳嬰的聰明程度,在治政安民這方面,陳嬰或許及不上很多的楚國文臣;用兵作戰這方面,小吏出身的陳嬰更加不是項梁、項羽和英布等楚軍名將的對手;陰險狠毒,口蜜腹劍,陳嬰同樣是給項康、劉老三和陳平這些當世巨奸提鞋子都不配;可是說到明哲保身和見風使舵么……
熊心的密使來到陳嬰住所的時候,已經同時被熊心和項羽一黨盯上的陳嬰正在和自己的兒子陳祿一起吃飯,聽說是熊心的使者到來,陳祿倒是馬上放下碗筷,整理衣衫就要出門迎接,陳嬰卻是眼珠子一轉,立即就吩咐道:“祿兒,出去告訴大王的使者,就說為父偶染小疾,不能出門迎接,他如果不信,你就領他來我的臥室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