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前將軍不棄,在下愿為前將軍代筆,寫一道書信去勸說章邯歸降。”
李左車自告奮勇,項羽也一口答應,當下李左車立即提筆,以項羽的名譽給章邯寫了一道聲情并茂的勸降書信,明白指出章邯已經失去了秦廷信任,王離又鐵了心要逼著章邯頂在前面當替死鬼,同時章邯也絕無任何可能能夠擊敗反秦聯軍,戰是死,逃更是死,還肯定會連累到章邯的妻子兒女,惟有易幟投降,幫著反秦聯軍進兵關中,才是章邯目前的惟一生路。然后又替項羽許諾,就說是章邯只要易幟投降,幫著反秦聯軍滅秦,項羽不但不再追究章邯此前殺害項梁的仇怨,還會在滅秦之后對章邯裂土封王,讓章邯與關外諸侯平起平坐,南面稱孤。
仔細看了李左車的書信,見文辭優美,筆墨如刀,字字句句都直插章邯的肺腑,入骨三分,項羽便也不再猶豫,馬上就在書信上簽名用印,當場派人送往武德交給章邯。李左車卻不肯罷休,又說道:“前將軍,倘若在下的書信能夠打動章邯,章邯派人來與前將軍你聯系商談,屆時還請前將軍務必知會在下一聲,在下或有辦法,幫你促使章邯下定投降決心。”
“行,到時候我一定派人知會廣武君一聲。”項羽隨口答應,李左車也含笑道謝。
很可惜,李左車的這道書信還是沒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楚軍使者把書信送到章邯面前時,章邯仔細看了之后,雖然心中也開始動搖,可是章邯畢竟是秦廷老臣,與秦廷感情深厚,無論如何都下不了這個艱難的決心。所以思慮再三后,章邯還是向楚軍使者吩咐道:“回去告訴你們的前將軍,就說他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章邯不是那種無義之人,所以我們還是在戰場上說話吧。”
楚軍使者把消息帶回項羽面前,項羽無奈搖頭,只能是催促軍隊加快行進,盡快趕到武德準備與秦軍交戰,李左車得知后也不氣餒,隨著趙**隊抵達了武德后,李左車還在第一時間帶著親自勘探了地形,然后又跑到項羽的面前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建議項羽分出一軍,到少水上游去建立營地,趕造火筏備用,以便隨時可以縱火焚燒秦軍在少水河面上搭建的浮橋;二是組織士卒到秦軍營外喊話,宣稱說秦廷和王離已經鐵了心要逼著章邯軍白白送死,章邯軍已經逃不過全軍覆沒的下場,勸說秦軍士卒出營投降,以此動搖和打擊章邯軍的軍心士氣。
李左車祖父李牧的威名尚存,范老頭和曹咎又再一次站在了李左車的一邊,極力主張項羽接受李左車的建議,項羽便也點了點頭,同意實施李左車的戰術,當場派人依計而行。
李左車這一次終于沒給他名滿天下的祖父丟臉,先是反秦聯軍不斷派人到秦軍營外喊話,宣稱說章邯軍已被拋棄,果然讓已經讓思鄉厭戰的章邯士卒人心浮動,然后反秦聯軍很快趕造出了一些火筏后,又馬上放出火筏,縱火焚燒章邯軍此前辛苦搭建的少水浮橋,結果在親眼看到熊熊烈火迅速燒毀了自軍浮橋時,秦軍將士當然是一片大嘩,無不明白此戰若敗,自軍必然全軍覆沒,軍心也因此大為恐慌,士氣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同一天,懶得再去征求項羽的意見,李左車說服陳余,以陳余的名譽又給章邯寫了一道勸降書信,直接派人送往秦軍營中交給章邯。而這一次,因為軍心已經開始慌亂,無路可退的章邯也終于大為動搖,抱著摸一摸情況的態度,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始成前往楚營,打聽項羽能夠給自己開出什么樣的投降條件。
得知章邯遣使過營,大喜過望的項羽當然是立即下令接見,然后項羽又突然想起,自己曾經答應過李左車,說章邯如果派人來與自己聯系,一定要知會李左車一聲,為了兌現諾言,項羽便又隨口說道:“派人去趙**隊的營地,把他們的廣武君請來,就說章邯匹夫派人來和我們聯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