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女養的!”韓信難得罵了一句臟話,恨恨說道:“不愧是項康奸賊,居然能把龍且那樣有勇無謀的匹夫,也調教得能想辦法隨機應變!”
恨也無用,沒有了伊水大河阻攔,南陽軍也只能是趕緊加快速度,和漢軍比賽腳力速度,結果在此期間,韓信的戰術天才也得到了一定發揮,利用沿途山林眾多的特點,臨時在撤退路上布置了一個埋伏并且成功得手,先是突然殺出的伏兵把全力追擊的漢軍攔腰切斷,詐敗誘敵的南陽軍也折頭殺回,三面夾擊之下,漢軍前軍頓時吃了大虧,如果不是漢軍后隊及時趕來接應,漢軍前隊差點就被南陽軍殺潰重創。
但即便這樣,韓信依然還是無比揪心,因為漢軍即便中了埋伏吃了虧,也依然追得極緊,始終都一直咬著南陽軍的后隊不放,很明顯是拿定了主意要不惜代價纏住南陽軍,軍神韓信對此也是毫無辦法,只能是咬著牙齒帶著軍隊全速前進,腳步不停南下梁縣。
也多虧了韓信統兵一直都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時候,他的麾下軍隊都要備足三天之用的行軍干糧,曬干的米飯只要用水一泡,馬上就能食用,為南陽軍將士快速行軍節約了無數的寶貴時間,所以即便隨后追擊的漢軍同樣準備充足,同樣是靠干糧充饑沒有埋鍋造飯浪費時間,也始終沒能追上南陽軍的主力,僅僅只是和輪流殿后的南陽軍后隊打了幾場各有勝負的接觸戰,南陽軍馬不停蹄,僅僅只是到了第二天的下午時,就和先行撤退的西楚軍幾乎同時趕到了梁縣,還成功搶在被漢軍追上之前全部渡過了汝水,暫時擺脫了漢軍的威脅。
再接著是輪換西楚軍殿后,與西楚軍約定了在郟縣會合后,韓信馬上就帶著南陽軍取道東南,爭分奪秒的趕往郟縣,留下西楚軍守衛汝水渡口,暫時阻攔漢軍追兵。然后不用說,看到南陽軍先行撤退,平時里一直都是騎在南陽軍頭上作威作福的西楚軍眾將當然是大為不滿,紛紛向利幾進言道:“將軍,憑什么要讓南陽軍先走?為什么不讓他們繼續殿后?我們是來給南陽軍幫忙的,應該是由他們一直殿后啊?”
“沒事,咱們不會吃虧。”利幾安慰眾將說道:“你們怎么也不想想,漢賊匆忙發起追擊,隨軍能夠帶來多少干糧在路上吃?他們也是輕裝而來,肯定沒有攜帶甑釜,最起碼也要過了汝水進了梁城才有可能搶到炊具造飯,我們只要乘著現在有汝水暫時攔道,抓緊時間多造一些飯隨軍帶上,然后把炊具全部毀掉,讓漢賊找不到足夠的炊具造飯,然后最多一天時間,漢賊就是想繼續再追也沒有力氣再追了。”
安撫住了麾下眾將之后,利幾立即命令西楚軍將士抓緊張時間埋鍋造飯,同時派兵入城,把梁縣小城里的民間炊具全部強搶一空,帶出城來趕造干糧。而在此期間,讓利幾和西楚軍眾將心中暗喜的是,被汝水暫時攔路的漢軍營地之中,果然沒有什么炊煙升起,很明顯漢軍將士仍然還是在靠隨軍攜帶的干糧充饑,曬干水泡的米飯既沒有什么好味道,還最多勉強哄哄肚子,遠不及剛做出來的粟米麥飯充饑耐餓……
當然,如果利幾等人能夠深入漢軍營地,看到漢軍將士目前的情況,利幾等人就不會這么高興了——此時此刻的漢軍營地中,漢軍將士拿出的干糧,全都是烙干了的麥面大餅,不但加有鹽巴和花椒調味,還比這個時代的主食米飯粟米飯更加充饑耐餓,容易消化,吃上一個就能比得上兩倍多重量的新蒸米飯。而這樣半斤重的烙餅,不但每一名漢軍將士身上都背著六個隨時應急,漢軍的隨軍車輛之上,還裝著很多,足夠再吃五天以上的時間……
…………
還是來看韓信這邊的情況,輪換了西楚軍殿后之后,心無旁騖之下,輕裝撤退的南陽軍自然速度更快,僅僅只是用時不到兩天的時間,才到了第三天的夜里,就從梁縣一路狂奔到了郟縣城下,然后韓信連氣都來不及喘一口,馬上就向出城來迎接的郟縣縣令問道:“襄城那邊,可有什么消息?”
“襄城那邊有沒有消息?”郟縣縣令被韓信問得楞了一楞,然后才回答道:“沒有啊?這幾天襄城那邊沒有什么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