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穎川腹地的錢糧恐怕也是他的一個重要目標。”張良又補充道:“穎川雖然屢遭戰火,但是底子還有一些,現在又剛剛結束了秋收,各地存糧頗多,西楚軍只要在穎川腹地掃蕩一遍,肯定能撈到不少的好處。”
“夠狠!”項康醒悟,不得不贊道:“高招,既可以撈到大量好處,又可以逼迫我們做出應對,還不管我們做出什么樣的應對,都只會對他利大于弊,我阿兄長進多了。”
還是說到這里,項康才又突然想起另一件大事,忙又說道:“這一招肯定是劉季或者韓信的餿主意,只有這兩個奸賊,才能想出這么缺德的招數來惡心我們,我阿兄絕對沒有這樣的頭腦,而且就算我阿兄帳下有人能想出這樣的主意,也很難說服我阿兄這么做,只有劉季有這個本事,能夠牽著我阿兄的鼻子走!”
“大王,那我們應當如何應對?”陳平開口問道。
項康盤算,也很難得的遲遲拿不定主意,只能是改口向張良問道:“子房先生,戰略方面你擅長,你覺得應該如何應對?”
張良沒有急著回答,片刻后才答道:“回稟大王,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召回我們的北線主力和中路軍隊,再把南線的軍隊也抽調回來,集中兵力和西楚王在穎川打一場決戰,用我們的兵力優勢淹死西楚賊軍。”
“恐怕沒有那么容易。”項康想都不想就說道:“穎川以東地勢開闊,撤退容易,我阿兄也不是傻子,恐怕還沒等我們的軍隊完成集結,他就已經跑了。到時候我們的各路軍隊白折騰不說,還肯定會給齊地的田達和田假乘機喘息的機會,利幾那個匹夫也很可能會乘機在南郡站穩腳跟。”
“中策是不理不問,收縮中路兵力保衛三川重地,南北兩線繼續保持攻勢,犧牲穎川給我們在南北兩線創造機會。”張良繼續說道:“下策是在中路集結兵力,大舉進攻西楚軍的后方腹地,圍魏救趙逼迫西楚軍回師救援他們的后方。”
“下策絕不可行,既會在北線浪費時間和機會,還有可能會給我阿兄乘機找我們中路軍隊決戰的機會。”項康想都不想就否決了下策,又猶豫著說道:“中策,犧牲穎川腹地……。”
只是猶豫了片刻,項康就拿定了主意,說道:“用中策,穎川腹地我們犧牲得起,有南陽和漢中、關中供應糧草,我們也在葉縣和西楚賊軍耗得起,優先把齊地和南郡拿下來再說!看誰先沉不住氣!”
張良正想點頭的時候,婁敬卻開了口,提醒道:“大王,中策恐怕不是最好的選擇,僵持日久,對我們威脅最大的西楚后方就能獲得重整秩序和恢復民生的機會,到時候亞父范增如果再在西楚后方征召組織起了足夠的軍隊增援西楚王,我們搞不好就會有被西楚賊軍各個擊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