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大家只走了三十里,然后在百戶的帶領下練習扎營,扎營的地點是一處驛站舊址,因為崇禎的一紙命令,驛站的規模急劇縮小。不過驛站周圍的店鋪還是能給他們提供一些生活給養。
他們都是新兵,扎營還是一個新奇的科目,即使他們的百戶也不過是一個半吊子水平,不過他們中有一個總旗官是老兵出,大家都在他的指導下結合著練兵典進行扎營。
按照典上的要求,扎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挖壕溝,把土墊到營地一側,壕溝要挖十丈寬,深度根據況而定,壕溝兩側都要安置拒馬樁,防止馬匹跳過,這既是防御設施又是進攻陣地。
若是對陣騎兵,扎營會挖兩道甚至三道壕溝,大營也會按照壕溝陣地展開,保證無論何處收到襲擊隨時能有部隊盡快投入戰斗。而有余力的話還會在壕溝前安置陷馬坑絆馬索,鐵蒺藜等物。
顯然這個工程歸于僅有一百人的紫荊關百戶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他們的營地甚至都沒有壕溝陣地占用的地方多。
但是百戶大人問過統計司的人之后一臉不高興的說:“挖!大人們要收集數據,兄弟們辛苦一點李讓你去把車上的釘卸下來,田七你去劃線,兄弟們先挖南面,開工!”
李讓不知道統計司的人怎么想的,干著干著他自己就不想想這些問題了,看到天都黑了才完成一半的壕溝,統計司的人發話了,數據收集完了,為了不影響明天趕路,不用挖了,剩下的兩面用車陣補充一下,扎營休息。
大家如蒙大赦,連忙把車用鐵鏈連好圍成半圈,百戶大人安排守衛,大家草草的吃了點飯就睡下了。
睡到半夜李讓突然被一聲銅鑼響聲吵醒,睡眼惺忪之下,慌忙去摸武器,大家一下子亂了,各種奇怪的聲音遍布營地。
等李讓出來看的時候,發現統計司的人正站在馬車登上敲鑼,李讓真想上去把他捅下來了,太氣人了,大家睡的正香呢!
不一會百戶沮喪的從統計司的人那邊回來:“看啥看!守夜的都是怎么搞得?還有你們要是剛剛不是統計司的人敲鑼,而是敵人襲營,你們現在都已經死光了?”
百戶無奈的看看衣衫不整的大家,有看看統計司的方向:“睡覺去吧,統計司是在收集數據,明天還要趕路,都去睡覺吧!”
于是接下來的時間里,這個百戶所進行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實驗,例如最快行軍速度實驗、搜索前進實驗、沖鋒上山實驗、沖鋒下山實驗、防御陣型行軍實驗、連續行軍實驗等等。
一直過了房山大家才難得修整,統計司的人告訴他們可以換新衣服了,因為京城營地就要到了。
大家期待的一夜沒有睡,不過當他們路過一座大橋看到一座鬧的碼頭,人流攢動,車水馬龍,各種行商叫賣不絕于耳,以為那里是京城時,統計司的人告訴他們那里只是盧溝橋碼頭,這里離京城還有幾十里呢。
他們要去得是西山皇莊附近的營房,今天是看不到京城的。
大家有些失望,到了地方有其他地方的防疫軍已經提前到了,大家現在都是競爭狀態,所以對對方都很警惕。
新來的李讓等人被告知要在這里進行為期十天的合練然后太子下才會抽空來檢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