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翼的話說完立刻有三個人跳出來從各方面解讀張鳳翼說的對,說些‘我們支持’之類的話。像極了后世咱在背后喊老鐵666的那幫人。
張鳳翼退下之后,崇禎正打算結束這個議題,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商周祚上前奏道:“臣請陛下選派賢良安撫蒙古額哲事,如此大事怎能讓一武人來管。”
崇禎看著商周祚有些頭疼,這個官員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但是難免有點迂直好頂撞崇禎,所以崇禎并不喜歡他。
原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是唐世濟來著,不過作為溫體仁的同黨,已經被罷免了,朝臣推薦了商周祚,崇禎也對這個清廉的官員有印象,‘辛丑科張以誠榜進士,授邵武縣令5載,廉潔如冰,因賠貼而致家產殆盡’一時士林傳為美談。
但是這真用起來崇禎確怎么也喜歡不起來這個人,朱慈烺看著崇禎,說實話崇禎真沒有那個氣度,就不要學人家唐太宗用魏征,現在尷尬了吧。
不過商周祚的話立刻引的大家同仇敵愾,文武之爭比起黨派之爭又上升了一個高度,一下子讓大家從敵對變成了統一戰線。
不過朱慈烺確不怎么喜歡這些文人瞎參合,不是說文人就一定會壞事,但是就是本能的討厭。
可惜這件事并不是以他的意志為轉移,這次就連崇禎都覺得這個事情不應該讓武將做主:“眾卿以為當派何人前往?”
商周祚高聲喊道:“臣推薦周從禮!”
另一位官員出列:“臣推薦方正敏!”
剛剛彈劾的人也跳出來。
“臣推薦劉志高!”
“臣推薦蔣建方!”
朱慈烺有點模糊,不是應該推薦三個么?朝堂上還有第四方勢力競爭此事不成?
崇禎權衡了半天最后看了一眼朱慈烺:“此事明日在定。眼看秋汛在即,各地奏報河水上漲,朕打算派人巡查河道,眾卿推薦何人?”
大家相互望望,巡查治理河道現在已經變成一個苦差事,氣候多變,河道經常決口,而崇禎的性格又喜歡遷怒官員,望望河道決口巡查官員都要跟著倒霉,這個時候推薦別人豈不是告訴對方你想害他?
崇禎見沒有人第一時間接話:“治河乃是大事,既然無人勇于擔當,那么商周祚這次巡視河道就由你來吧。”
商周祚:“……臣遵旨。”
朱慈烺無奈的搖搖頭,雖然商周祚做這個事情確實挺何事的,剛正不阿!為官清廉嘛!不正是做這事的好人選,但是朱慈烺始終覺得崇禎這是討厭這個人,所以干脆讓對方出京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