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也發現,這些問題根本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考慮好的:“這些問題你是不是想好久了?有沒有什么具體的章程?拿來我看看。”
朱慈烺嗯了一聲:“有啊,我讓貴喜帶著呢,父皇讓他送進來就是。”
崇禎看了一樣王承恩:“宣貴喜。”
不一會貴喜舉著一本書兩指厚的書進來了,崇禎有些差異,他以為朱慈烺早有準備,但是沒想到朱慈烺準備的這么充分,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章程了。
崇禎打算簡單的翻看一下,里面包含互市的設置、互市的規章制度、馬匹交換制度、各種牲畜養殖的利弊消耗草料的多少、蒙古人口分析,牧民遷移主要行動路線,各個水草豐美地點以及控制這些地方的部族、可以規劃為城鎮鄔堡的地點……
崇禎驚異的翻看,朱慈烺嘿嘿笑著解釋:“這些都是曹文詔和派去的統計局人員收集的數據,他們確實沒少辛苦。”
又是統計司,崇禎看著手里的各種數據,又想起朱慈烺曾經過的給統計司官職的事,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
崇禎對于朱慈烺這種充分的準備很滿意,這可比那些大言不慚的大臣侃侃而談有意思多了,也更令人信服。
崇禎放下手里的章程書:“既然你都準備好了,那就去做吧,朝堂上的爭論估計還要持續幾,趁著額哲不在部落你先把該做的事做好。”
崇禎也不傻,多拖拉一陣子,額哲不在部落,朱慈烺這邊就更好下手,要是能拖個幾年,那部落里的人估計都不知道額哲是誰了。
朱慈烺躬行禮:“是,謝父皇。”
崇禎像是做了什么決定:“這次方正化他們有大功,我打算讓他掌控東廠,李若璉升任錦衣衛南鎮府司指揮使,其余三人都升任千戶,南鎮府司緹騎定為一千人,統計司占劃歸南鎮府司。”
朱慈烺驚訝了,統計司跟報部門結合,這怎么聽著像是光頭的思路?這跟朱慈烺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不過崇禎這次給了大好處,等于變相讓朱慈烺掌握了南鎮府司,雖然為了防止朱慈烺繼續做大限制了緹騎數量,但是南鎮府司可是負責錦衣衛的法紀、軍紀。等于成了洛養的頂頭上司了。
而且方正化掌握了東廠,有這次事件的分,朱慈烺覺得自己以后跟東廠的關系就更近一步。
朱慈烺還沒有謝恩崇禎就敲打到:“此次江南之事,不要鬧得太過,江南為大明財稅之源,不能輕忽,我已經派駱養帶人南下監督李若璉行事,這次山西之事也不在讓他過問了,你以后不要這么沖動,去詔獄搶人像什么樣子,以后不得再犯。”
朱慈烺尷尬的傻笑:“父皇教訓的是,以后我一定約束好手下,保證不在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