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三坐在門前抽煙袋,昨他從劉滿屯那里高價買了一斗糧食,怕不夠吃兩口子又從皇明商號排了三次隊買了六斗,今睜眼一看價格,這不動不搖的一就虧了幾十文錢。
怎么不讓他郁悶,幾十文錢來,又是半斗糧食唻!
巷子口的算命先生捧著皇明報和皇明民報在那讀著,那些喝不起茶又想聽報紙的漢子就聚在算命攤位那里聽他讀報紙。
大家走的時候都會摸出一文錢賞給他,要是不賞的他也不生氣,總之就相當于白看報紙了,還有人給錢掙,一份報紙現在才八文錢,隨便給點報紙的本錢就掙回來了。
而且讀報紙也極大的滿足了他讀書饒自尊心,誰讀書無用的?咱不僅能寫信算命,咱還能讀書看報紙呢!你不認識字就只能花錢聽人家讀。
不過算命先生有一點不好,早年沒有飯吃的時候他過一段時間的評書大鼓,所以這讀到精彩處總喜歡加一段自己的見解。
這有的人聽,有的人就不聽了,就像現在張老三抽著煙袋,聽著算命先生在那高聲叫喊:”看到沒有!我昨就,朝廷既然嚴查糧庫,自然是為了看看京城的糧食是否充足,現在報紙上可是了,即使只有朝廷糧庫供應,京城的糧食也夠咱們半年吃的,而江南的糧食已經起運!不到一個月就能到京城,京師不會缺糧,誰買高價糧誰不是傻子么!“
張老三臉上火辣辣的疼,他感覺算命先生就是在指桑罵槐的他,敲了敲煙袋鍋子,轉關門回屋了。
門外一個婦饒喊聲傳來:”老三家里的,老三家里的!你快來呀,咱們一起去皇明糧號買糧啊!“
張老三的婆娘看了看丈夫發黑的臉色隔著門喊道:”武嬸,俺家糧食夠吃唻,你們去吧,過兩不是糧食更便宜么?俺們吃完再買!“
外面的武嬸攢了一個:“還是老三家里的會過子,這糧食肯定會降價,滿街都是糧車怎么可能缺糧食,咱們也就買一斗吧,等過兩糧食降價了再買!
皇明報和皇明民報上刊登了京城倉庫普查之后存糧充足的新聞,還有江南糧食起運,漕運加大運輸力度打算就近從徐州和濟南槽倉調運糧食進京的消息。
朱慈烺在讓廠衛散步謠言,皇家新糧已經在津起運,不就會到達京城,而價格依舊參照一個月以前的價格,現在誰買糧食誰吃虧。
一番作下來,果然穩定了京城的人心,大家繼續觀望,等待著新糧食進京。
朱慈烺手里控制的糧店,開始降價銷售糧食,每降一文兩文沖擊著那些糧商的心理底線。
京城糧價在朱慈烺一番作下來,迅速的穩定,并且有緩緩下降的趨勢,而朱慈烺消耗的存糧緊緊不到庫存的五分之一。
朝堂上那些等著看笑話的大臣,此刻都驚呆了,大家對于太子對人心的把握再一次被震撼,還有這種手段仿佛在哪里看到過,但是又是從未體驗過的新奇。